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基于虚拟仪器的声源追踪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常见的基于拾音器声源定位算法第14-19页
     ·可控波束形成定位方法第15-16页
     ·高分辨率谱估计技术第16页
     ·基于粒子滤波的方法第16-17页
     ·到达时延(TDOA)技术第17-19页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9-20页
第二章 语音的预处理研究第20-28页
   ·语音信号的预处理第20-24页
     ·声音信号特性第20页
     ·语音预处理的方法第20页
     ·语音信号的预加重第20-22页
     ·语音信号的短时平稳性及分帧加窗处理第22-23页
     ·语音信号的分频处理第23-24页
   ·声源模型第24-27页
     ·声源近场模型特性第24-26页
     ·声源远场模型特性第26-27页
   ·本章总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基于TDOA声源追踪算法研究和模型建立第28-40页
   ·拾音器阵列研究及其分类第28-33页
     ·均匀线性拾音器阵列(一维阵列)第28-30页
     ·匀圆形拾音器阵列(二维阵列)第30-32页
     ·三维阵列(均匀球面阵列和三维均匀直线阵列)第32-33页
   ·四元十字拾音器阵列第33-38页
   ·影响四元十字拾音器阵列定位精度的关键参数分析第38-39页
     ·时延值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第38页
     ·拾音器距离对定位的影响第38页
     ·目标声源位置对定位性能的影响第38-39页
   ·本章总结第39-40页
第四章 时延估计算法研究及改进第40-49页
   ·时延估计的方法第40-44页
     ·广义互相关算法第40-42页
     ·功率谱相位时延估计法第42-43页
     ·自适应滤波法时延估计法第43-44页
   ·广义互相关算法的影响因素第44-45页
   ·语音信号去混响研究第45-46页
     ·混响的数学模型第45-46页
     ·混响去除研究第46页
     ·常用的去混响技术第46页
   ·复倒谱域语音去混响算法第46-47页
   ·广义互相关算法的改进第47-48页
   ·本章小节第48-49页
第五章 系统设计和实现及误差分析第49-68页
   ·系统总体设计第49-50页
   ·系统实现功能第50页
   ·声波信号采集系统第50-54页
     ·四元拾音器空间布局第51-52页
     ·USB9234同步数据采集卡第52页
     ·金泽X5-AUDIO拾音器第52-53页
     ·供电电源第53-54页
   ·上位机程序设计第54-62页
     ·基于Lab VIEW2012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第56-58页
     ·系统权限安全部分第58-59页
     ·声源信号的采集第59-60页
     ·数据分析和处理第60-61页
     ·盲去混响部分第61页
     ·程序主控制部分第61-62页
   ·系统精度验证和改进算法误差分析第62-66页
     ·系统误差分析第63页
     ·改进算法对时延预估误差分析第63-64页
     ·系统误差验证第64-65页
     ·改进算法对系统定位精度的提高第65-66页
   ·课题研究成果第66-67页
   ·本章总结第67-68页
总结与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4页
作者简介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变革研究
下一篇:美丽中国视野下企业资源利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