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课题创新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2章 廊空间的概念与特征 | 第14-18页 |
·廊与廊空间 | 第14-17页 |
·廊概念的历史演变 | 第14-15页 |
·廊空间概念的形成 | 第15页 |
·廊空间与廊的关系 | 第15-16页 |
·城市景观中的廊空间 | 第16-17页 |
·廊空间特征 | 第17-18页 |
·空间构成 | 第17页 |
·形态特征 | 第17-18页 |
第3章 廊空间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 | 第18-30页 |
·实体功能应用 | 第18-25页 |
·围合空间 | 第18-20页 |
·联系空间 | 第20-22页 |
·交往空间 | 第22-23页 |
·丰富空间层次 | 第23页 |
·实现建筑生长 | 第23-25页 |
·心理功能应用 | 第25-29页 |
·象征性 | 第25-26页 |
·纪念性 | 第26-27页 |
·场所精神 | 第27-28页 |
·意境营造 | 第28页 |
·康复性景观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廊空间在城市景观中的设计手法 | 第30-39页 |
·场所营造 | 第30-33页 |
·空间尺度 | 第30-31页 |
·形式构成 | 第31-32页 |
·材料材质 | 第32页 |
·以人为本 | 第32-33页 |
·空间组织 | 第33-35页 |
·边界围合 | 第33-34页 |
·交通纽带 | 第34-35页 |
·空间组合 | 第35页 |
·环境整合 | 第35-39页 |
·结合地形地貌 | 第35-36页 |
·融入城市肌理 | 第36-37页 |
·体现地域文化 | 第37-39页 |
第5章 应用设计——以山东省烟台市烟大海滨公园改造设计为例 | 第39-46页 |
·公园概况分析 | 第39-42页 |
·场地分析 | 第39-40页 |
·现状分析 | 第40-42页 |
·设计改造理念 | 第42-43页 |
·现存问题 | 第42页 |
·解决思路 | 第42-43页 |
·廊空间在设计中的应用 | 第43-44页 |
·体现地域文化 | 第43页 |
·空间围合 | 第43-44页 |
·结合公共设施 | 第44页 |
·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 第44页 |
·优化路径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图片来源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