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传统纪念性山地景观设计开发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研究的背景第9页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第11-13页
     ·研究方法第11-12页
     ·研究思路第12-13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13-15页
     ·主要内容第13页
     ·创新点第13-15页
第2章 我国纪念性山地的分类及背景第15-26页
   ·我国纪念性山地景观的概念及分类第15-20页
     ·纪念性山地景观的概念第15-16页
     ·纪念性山地景观的分类第16-20页
   ·我国纪念性山地的理论基础第20-23页
     ·依山建冢的古代帝陵规制第20-21页
     ·传统理论中的宅第选址要素第21-22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下烈士陵园的建设第22-23页
   ·利用山体营造纪念性空间的优势第23-26页
     ·崇山敬山的历史观念第23-24页
     ·山岳祭祖的纪念性传统第24-25页
     ·三维起伏丰富纪念性感受第25-26页
第3章 我国纪念性山地景观案例分析第26-34页
   ·唐昭陵第26-27页
   ·明十三陵第27-29页
   ·清东陵第29-31页
   ·中山陵第31-32页
   ·雨花台第32-34页
第4章 纪念性山体的景观设计研究第34-49页
   ·纪念性山地空间设计要素第34-39页
     ·自然状态下山地空间的景观构成第34-35页
     ·纪念性山地空间的序列变化第35-38页
     ·纪念性山地空间的塑造与把握第38-39页
   ·纪念性山地的视觉控制与构图规律第39-44页
     ·纪念性山地视线分析第40页
     ·纪念性山地视线控制与引导第40-42页
     ·纪念性山地的构图规律第42-44页
   ·纪念性情感的心理体验与表达方式第44-49页
     ·形态的表达与象征性第44-45页
     ·感知与移情第45-46页
     ·启发联想第46-47页
     ·精神教化第47-49页
第5章 我国纪念性山地景区的系统开发第49-52页
   ·景区开发的目的与意义第49页
   ·景区开发的原则第49-50页
     ·尊重历史、保护文物第49页
     ·综合创新第49-50页
     ·突出特色第50页
   ·景区开发的设计理论第50-52页
     ·追思性与消遣性第50-51页
     ·主题化与公园化第51页
     ·传统规制与现代艺术第51页
     ·生态理念与因地制宜第51-52页
第6章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附录第55-57页
后记第57-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58-59页
附件第59-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枣庄东湖老年休闲广场设计研究
下一篇:城市景观中廊空间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