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不同胚性愈伤率成熟胚特性比较和PvTB1基因转化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3页
   ·转基因小麦研究进展第11-12页
   ·转基因体系研究进展第12-17页
     ·转基因小麦遗传转化方法第12-15页
     ·胚性愈伤组织的影响因素第15-17页
   ·小麦转基因的发展趋势第17-18页
   ·小麦成熟胚各成分的研究概况第18-20页
     ·麦胚蛋白第18页
     ·麦胚碳水化合物第18-19页
     ·麦胚胚芽油第19页
     ·麦胚维生素第19页
     ·麦胚其他活性物质第19-20页
   ·分蘖在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第20-22页
     ·分蘖在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第20页
     ·分蘖的影响因素第20-21页
     ·PvTB1基因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胚性愈伤率不同的小麦成熟胚特性差异比较第23-31页
   ·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实验材料第23页
     ·实验方法第23-25页
     ·数据分析处理第25页
   ·结果与分析第25-29页
     ·两类成熟胚生化指标的差异性分析第25-27页
     ·成熟胚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差异分析第27-29页
   ·结论与讨论第29-31页
     ·胚性愈伤率不同的小麦成熟胚各生化指标的研究第29-30页
     ·胚性愈伤率不同的小麦成熟胚形态的研究第30-31页
第三章 利用基因枪法将PVTB1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第31-36页
   ·材料与方法第31-33页
     ·植物材料第31页
     ·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第31页
     ·PvTB1基因的小麦遗传转化操作方法第31-32页
     ·小麦转基因的分子检测第32页
     ·转基因植株T_0代农艺性状调查第32-33页
   ·结果与分析第33-35页
     ·不同小麦品种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比较第33-34页
     ·再生小麦植株的获得以及PCR的检测结果第34页
     ·转基因植株T_0代农艺性状调查结果第34-35页
   ·结论与讨论第35-36页
     ·PvTB1基因的小麦遗传转化第35页
     ·转基因植株T_0代农艺性状调查分析第35-36页
第四章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4页
附录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作者简介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大麦矮杆、大穗衍生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部分印度小麦品种矮杆基因的检测
下一篇: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MF)对茶树生长及耐盐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