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植被演替 | 第12-14页 |
·植被演替定义 | 第12-13页 |
·植被演替机制 | 第13-14页 |
·化感作用 | 第14-18页 |
·化感作用的定义及释放途径 | 第14-15页 |
·化感作用的机理 | 第15-16页 |
·化感作用对植被演替的影响 | 第16-17页 |
·蒿属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本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0-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供体植物和受体植物 | 第21页 |
·样品采集 | 第21-22页 |
·浸提液的制备 | 第22页 |
·种子萌发试验 | 第22-23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茵陈蒿浸提液的化感作用 | 第24-36页 |
·茵陈蒿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4-28页 |
·茵陈蒿根系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4-25页 |
·茵陈蒿地上部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5-26页 |
·茵陈蒿根际土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6-28页 |
·茵陈蒿浸提液对受体幼根的影响 | 第28-31页 |
·茵陈蒿根系浸提液对受体幼根的影响 | 第28-29页 |
·茵陈蒿地上部浸提液对受体幼根的影响 | 第29页 |
·茵陈蒿根际土浸提液对受体幼根的影响 | 第29-31页 |
·茵陈蒿浸提液对植物芽长的影响 | 第31-34页 |
·茵陈蒿根系浸提液对植物芽长的影响 | 第31-32页 |
·茵陈蒿地上部浸提液对植物芽长的影响 | 第32-33页 |
·茵陈蒿根际土浸提液对植物芽长的影响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铁杆蒿浸提液的化感作用 | 第36-48页 |
·铁杆蒿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6-39页 |
·铁杆蒿根系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6-37页 |
·铁杆蒿地上部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7-38页 |
·铁杆蒿根际土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8-39页 |
·铁杆蒿浸提液对受体幼根的影响 | 第39-42页 |
·铁杆蒿根系浸提液对受体幼根的影响 | 第39-40页 |
·铁杆蒿地上部浸提液对受体幼根的影响 | 第40-41页 |
·铁杆蒿根际土浸提液对受体幼根的影响 | 第41-42页 |
·铁杆蒿浸提液对植物芽长的影响 | 第42-45页 |
·铁杆蒿根系浸提液对植物芽长的影响 | 第42-43页 |
·铁杆蒿地上部浸提液对植物芽长的影响 | 第43-44页 |
·铁杆蒿根际土浸提液对植物芽长的影响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主要结论 | 第48-49页 |
·植被演替中群落优势种浸提液化感作用随演替时间变化 | 第48页 |
·浓度、部位及基质浸提液化感作用的差异 | 第48页 |
·群落优势种浸提液对主要伴生种及自身的化感作用 | 第48-49页 |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