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4-21页 |
1 国内外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研究 | 第14-15页 |
·中医的认识及治疗 | 第14页 |
·西医的认识及治疗 | 第14-15页 |
2 胃炎康颗粒概况 | 第15-20页 |
·处方来源及组成 | 第15页 |
·方中各药物研究简述 | 第15-20页 |
·党参 | 第15-16页 |
·白术 | 第16-17页 |
·木香 | 第17页 |
·砂仁 | 第17-18页 |
·厚朴 | 第18页 |
·瓦楞子 | 第18页 |
·陈皮 | 第18-19页 |
·海螵蛸 | 第19页 |
·延胡索 | 第19-20页 |
3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胃炎康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21-43页 |
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仪器设备 | 第21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1页 |
2 水提取工艺研究 | 第21-41页 |
·药材吸水率试验 | 第21-22页 |
·响应面试验方法 | 第22-27页 |
·橙皮苷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22页 |
·橙皮苷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22页 |
·橙皮苷色谱条件 | 第22-23页 |
·橙皮苷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23-24页 |
·厚朴酚、和厚朴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24-25页 |
·厚朴酚、和厚朴酚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25页 |
·厚朴酚、和厚朴酚色谱条件 | 第25-26页 |
·厚朴酚、和厚朴酚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26-27页 |
·响应面单因素考察 | 第27-32页 |
·液料比对总含量的影响 | 第27-29页 |
·煎煮时间对总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煎煮次数对总含量的影响 | 第30-32页 |
·响应面法优化总含量的提取工艺 | 第32-39页 |
·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2-34页 |
·建立模拟方程与显著性检验 | 第34-35页 |
·响应面图与等高线图分析 | 第35-39页 |
·优化工艺的得出 | 第39页 |
·制剂工艺研究 | 第39-40页 |
·剂型的选择 | 第39页 |
·辅料的选择 | 第39-40页 |
·辅料比例的选择 | 第40页 |
·三批小试样品的制备 | 第40-41页 |
·处方放大计算 | 第40页 |
·小试样品(批号:20130401)的制备 | 第40-41页 |
·小试样品(批号:20130402)的制备 | 第41页 |
·小试样品(批号:20130403)的制备 | 第41页 |
3. 讨论 | 第41-42页 |
·挥发油 | 第41页 |
·水提试验因素的选择 | 第41页 |
·指标的选择 | 第41-42页 |
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胃炎康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 第43-72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43页 |
2 薄层鉴别方法与结果 | 第43-49页 |
·橙皮苷TLC鉴别 | 第43-44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3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43页 |
·阴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3-44页 |
·薄层层析 | 第44页 |
·延胡索的鉴别 | 第44-46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4-45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45页 |
·阴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5页 |
·薄层层析 | 第45-46页 |
·厚朴的鉴别 | 第46-47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6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46页 |
·阴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6页 |
·薄层层析 | 第46-47页 |
·白术的鉴别 | 第47-48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7页 |
·对照药材的制备 | 第47页 |
·阴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7页 |
·薄层层析 | 第47-48页 |
·木香的鉴别 | 第48-49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8页 |
·对照药材的制备 | 第48-49页 |
·阴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9页 |
·薄层层析 | 第49页 |
3 含量测定方法与结果 | 第49-66页 |
·指标的选择 | 第49-50页 |
·HPLC法测定胃炎康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 | 第50-56页 |
·对照品溶液制备 | 第50页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50页 |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优选 | 第50-52页 |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结果 | 第52页 |
·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52页 |
·系统适用性试验 | 第52-53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与线性范围的考察 | 第53-54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54-55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55页 |
·重现性试验 | 第55页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55-56页 |
·供试品的含量测定 | 第56页 |
·HPLC法测定胃炎康颗粒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 | 第56-66页 |
·对照品溶液制备 | 第57页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57页 |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优选 | 第57-58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结果 | 第58页 |
·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58页 |
·系统适用性试验 | 第58-60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与线性范围的考察 | 第60-62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62-63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63页 |
·重现性试验 | 第63-64页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64-65页 |
·供试品含量测定 | 第65-66页 |
4 三批中试产品的制备及检验 | 第66-68页 |
·三批中试产品的制备 | 第66-67页 |
·三批中试产品的检验 | 第67-68页 |
5 讨论 | 第68-70页 |
·处方中各味药的TLC鉴别方法研究 | 第68-69页 |
·党参的鉴别 | 第68页 |
·白术的鉴别 | 第68页 |
·木香的鉴别 | 第68页 |
·砂仁的鉴别 | 第68-69页 |
·厚朴的鉴别 | 第69页 |
·瓦楞子、海螵蛸的鉴别 | 第69页 |
·陈皮的鉴别 | 第69页 |
·延胡索的鉴别 | 第69页 |
·含量测定 | 第69-70页 |
·指标的选择 | 第69-70页 |
·橙皮苷的含量测定 | 第70页 |
·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测定 | 第70页 |
6 小结 | 第70-72页 |
第四章 胃炎康颗粒稳定性的研究 | 第72-83页 |
1. 样品概况 | 第72页 |
2 重点考察项目及方法 | 第72-73页 |
·重点考察项目 | 第72页 |
·粒度 | 第72页 |
·薄层鉴别 | 第72-73页 |
·水分 | 第73页 |
·溶化性 | 第73页 |
·微生物限度 | 第73页 |
·含量测定 | 第73页 |
3. 仪器与试剂 | 第73页 |
4. 试验内容与结果 | 第73-82页 |
·加速试验 | 第73-78页 |
·加速试验小结 | 第78页 |
·长期试验 | 第78-82页 |
·长期试验小结 | 第82页 |
5 小结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综述 | 第88-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个人简介 | 第94-95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