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蚕桑论文--桑论文--桑树生理、生态、生物物理、生物化学论文

桑树miRNA的鉴定及其在蚕桑互作中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8-28页
   ·microRNA的概述第18-23页
     ·microRNA的发现第18页
     ·microRNA的生物合成和作用机制第18-20页
     ·miRNA在植物中的生物学功能第20-23页
   ·外源miRNA的跨界调节研究现状第23-28页
     ·外源miRNA能进行跨界调节第24-26页
     ·外源miRNA不能进行跨界转运第26-28页
第二章 引言第28-32页
   ·研究背景第28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8-29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9页
   ·技术路线第29-32页
第三章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川桑的保守miRNA和新miRNA第32-56页
   ·材料和方法第32-36页
     ·植物材料和小RNA文库的构建第32-33页
     ·小RNA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3页
     ·新miRNA的预测第33页
     ·采用qRT-PCR检测川桑miRNA和靶基因的表达量第33-35页
     ·miRNA靶基因的预测第35-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54页
     ·桑树3个组织的小RNA分析第36-37页
     ·桑树保守miRNA的鉴定第37-39页
     ·桑树新miRNA的鉴定第39-40页
     ·桑树组织倾向性miRNA的鉴定第40-49页
     ·利用RT-PCR检测川桑mi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水平第49页
     ·miRNA靶基因的预测第49-52页
     ·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靶基因的表达模式第52-54页
   ·小结与讨论第54-56页
第四章 栽培桑miRNA的鉴定及其与野生桑miRNA的比较分析第56-72页
   ·材料和方法第56-57页
     ·材料第56页
     ·两个栽培桑品系总RNA的提取和小RNA文库的构建第56页
     ·小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保守miRNA的鉴定第56-57页
     ·新miRNA的预测第57页
     ·miRNA的靶基因预测第57页
   ·结果与分析第57-62页
     ·栽培桑和野生桑叶片小RNA序列分析第57-59页
     ·栽培桑和野生桑保守miRNA的比较分析第59-60页
     ·栽培桑和野生桑新miRNA的比较分析第60页
     ·差异表达miRNA对应靶基因的分析第60-61页
     ·栽培桑和野生桑差异表达的miRNA靶基因的GO和KEGG分析第61-62页
   ·小结与讨论第62-72页
第五章 家蚕血淋巴小RNA种类的鉴定和分析第72-90页
   ·材料和方法第72-75页
     ·家蚕幼虫血淋巴的收集第72-73页
     ·家蚕幼虫血淋巴小RNA的提取第73-74页
     ·家蚕幼虫血淋巴小RNA文库的构建第74页
     ·家蚕幼虫血淋巴小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74页
     ·家蚕幼虫血淋巴已知miRNA和新miRNA的鉴定第74页
     ·家蚕幼虫血淋巴tRNA衍生片段(tsRNA)的分类鉴定第74页
     ·家蚕幼虫血淋巴中表达量最高且属于3种氨基酸的tsRNA的位置分析第74页
     ·存在家蚕幼虫血淋巴中桑树源miRNA的鉴定第74-75页
   ·结果与分析第75-87页
     ·家蚕幼虫血淋巴小RNA种类和长度分析第75-77页
     ·家蚕幼虫血淋巴tsRNA归类鉴定第77-81页
     ·家蚕幼虫血淋巴已知miRNA的鉴定第81-85页
     ·家蚕幼虫血淋巴新miRNA的鉴定第85-87页
     ·家蚕幼虫血淋巴中植物源miRNA的鉴定第87页
   ·小结与讨论第87-90页
第六章 家蚕体内桑树miRNA的鉴定及miR166b的功能研究第90-118页
   ·材料和方法第90-99页
     ·家蚕天然血淋巴、多种组织的收集第90页
     ·喂食人工合成miR166b的家蚕组织的收集第90-91页
     ·RNA提取,反转录,T-A克隆和Sanger测序第91-94页
     ·微滴数字化PCR(ddPCR)检测人工合成的miR166b在家蚕摄食前后的拷贝数第94-96页
     ·转录组测序材料的准备第96页
     ·喂食人工合成miR166b前后的转录组数据分析第96-97页
     ·miR166b在30个差异表达基因和家蚕全长cDNA中的靶位点预测第97页
     ·miR166b的候选靶基因和喂食人工合成miR166c或167e的6个差异基因RT-PCR检测第97-98页
     ·喂食人工合成miR166b之后的表型调查第98-99页
   ·结果与分析第99-115页
     ·利用T-A克隆和Sanger测序验证桑树源的miRNA存在家蚕的血淋巴中第99-100页
     ·桑树源的miRNA存在家蚕的多个组织中第100-102页
     ·人工合成的miR166b能进入家蚕体内第102-104页
     ·miR166b候选靶基因的表达水平不被人工合成miR166b所抑制第104-109页
     ·家蚕喂食人工合成miR166b后的转录组分析第109-114页
     ·喂食人工合成miR166b后的家蚕表型调查第114-115页
   ·小结与讨论第115-118页
综合与结论第118-120页
论文创新点第120-122页
附录第122-208页
参考文献第208-218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第218-220页
致谢第220页

论文共2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株寄生于金凤蝶的微孢子虫的鉴定及其基因组研究
下一篇:BmGem1和BmGem2在家蚕细胞中的功能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