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环塔里木经济圏人为干扰因素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导论第13-25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6页
     ·研究背景第13-15页
     ·研究意义第15-16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第16-21页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第16-19页
     ·生态安全人为干扰因素研究进展第19-21页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1-22页
   ·可能的创新点第22-23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3-25页
     ·研究方法第23-24页
     ·主要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25-34页
   ·经济圈相关研究理论基础第25-28页
     ·经济圈基础理论第25-26页
     ·区域经济干预理论第26-27页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27-28页
   ·生态安全的概念与特点第28-29页
     ·生态安全的概念第28页
     ·生态安全的特点第28-29页
   ·干扰与干扰生态学相关理论第29-31页
     ·干扰的概念、类型与性质第29-30页
     ·干扰的生态学意义第30-31页
   ·人类环境关系第31-32页
   ·区域系统的调控理论第32-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环塔里木经济圈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第34-42页
   ·环塔里木经济圈区域界定第34-36页
   ·环塔里木经济圈社会经济发展简述第36-41页
     ·人口状况第36-38页
     ·经济发展情况第38-40页
     ·文化教育概况第40页
     ·基础设施建设概况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环塔里木经济圈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轨迹第42-63页
   ·环塔里木经济圈生态环境格局的变迁历史第42-48页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率LUCC(land use and change cover)第42-44页
     ·塔里木经济圈土地利用/覆盖率变化与其特征第44-48页
   ·气候和降水量变化第48-52页
     ·气温和降水量时空变化第48-50页
     ·气温、降水时间序列的非参数检验第50-52页
   ·水资源变化第52-58页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分析与现状评价第52-53页
     ·塔里木河径流的年度变化第53-56页
     ·环塔里木经济圈冰川与水资源变化第56-58页
   ·环塔里木经济圈生态环境现状第58-62页
     ·塔里木河径流减少、水质持续恶化、地下水位下降第58-60页
     ·植被衰退第60页
     ·土地沙漠化不断扩大,风沙危害增加第60-61页
     ·气温变暖,冰川面积缩小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环塔里木经济圈生态安全人为因素干扰强度的空间分析第63-107页
   ·环塔里木经济圈人为干扰因素及特征第63-84页
     ·经济发展因素第63-72页
     ·农业因素第72-77页
     ·社会因素第77-79页
     ·政策因素第79-82页
     ·水资源利用因素第82-84页
   ·环塔里木经济圈人为干扰强度空间格局分析第84-96页
     ·环塔里木经济圈人为干扰强度指标体系的构建第84-86页
     ·指标的无量纲化第86页
     ·权重的计算方法第86-90页
     ·综合指数法第90-91页
     ·环塔里木经济圈人为干扰时空强度分析第91-96页
   ·环塔里木经济圈人为因素干扰生态系统的负效应分析第96-103页
     ·荒漠化面积扩大效应第96-98页
     ·水地(湿地)面积缩小效应第98-100页
     ·植被覆盖率下降效应第100-102页
     ·非点源污染效应第102-103页
   ·环塔里木经济圈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生态环境效应第103-106页
     ·资源消耗效应第103-105页
     ·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效应检验第105-106页
 小结第106-107页
第六章 环塔里木经济圈生态安全人为因素干扰时空评估与预警第107-120页
   ·生态足迹与承载力评价方法第107-109页
     ·生态足迹与承载力第107-108页
     ·生态赤字(盈余)第108-109页
   ·环塔里木经济圈人均生态足迹时空分析第109-113页
   ·环塔里木经济圈生态系统人为强度预警第113-115页
   ·环塔里木经济圈生态足迹与生态赤字估计第115-119页
     ·灰色预测模型方法第116-117页
     ·环塔里木经济圈生态足迹、生态赤字(盈余)预测分析第117-119页
 小结第119-120页
第七章 环塔里木经济圈生态安全人为因素干扰的调控建议第120-129页
   ·调控的原则与思路第120-122页
     ·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第120-121页
     ·构建资源节约型区域经济体系第121页
     ·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空间布局第121-122页
   ·依照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确定调控策略第122-125页
     ·重点开发区策略第122页
     ·限制开发区策略第122-123页
     ·禁止开发区策略第123-125页
   ·实施生态系统破坏区的生态补偿第125-127页
     ·水资源生态补偿实施方案第125页
     ·防沙固沙生态补偿实施方案第125-126页
     ·加快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补偿实施方案第126页
     ·能源开发区生态补偿实施方案第126-127页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第127-128页
   ·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第128页
 小结第128-129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29-133页
   ·结论第129-131页
   ·研究不足和展望第131-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40-141页
致谢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肃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下一篇: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