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K200摩托车发动机平衡轴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变量注释表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11-13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发动机惯性力产生的分析及理论计算 | 第17-29页 |
| ·概述 | 第17页 |
| ·发动机不平衡力的简介 | 第17-18页 |
| ·连杆质量的等效变换 | 第18-19页 |
| ·发动机平衡轴组件机构惯性力的理论计算 | 第19-23页 |
| ·旋转惯性力的理论计算 | 第19-20页 |
| ·往复惯性力的理论计算 | 第20-23页 |
| ·消除主要惯性力的方法 | 第23-27页 |
| ·旋转惯性力的消除 | 第23-24页 |
| ·往复惯性力的消除 | 第24-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发动机平衡轴机构的设计开发 | 第29-42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平衡轴传动装置的设计开发和结构简介 | 第29-35页 |
| ·传动装置的分析 | 第29-31页 |
| ·传动装置的系统设计 | 第31-35页 |
| ·平衡轴结构的几何形状设计 | 第35-38页 |
| ·平衡轴的传统设计 | 第35-36页 |
| ·平衡轴形状的改进设计及测试分析 | 第36-38页 |
| ·平衡轴机构的整体装配及设计分析 | 第38-40页 |
| ·主动齿的装配 | 第38页 |
| ·平衡轴与从动齿的装配 | 第38-39页 |
| ·传动机构的装配 | 第39-40页 |
| ·整机的装配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平衡轴模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42-54页 |
| ·有限元综述 | 第42-43页 |
| ·Workbench模块的简介 | 第42页 |
| ·有限元方法的应用 | 第42-43页 |
| ·平衡轴模型的简介以及前处理 | 第43-45页 |
| ·平衡轴的介绍 | 第43-44页 |
| ·不平衡力的分析 | 第44页 |
| ·模型简化处理 | 第44-45页 |
| ·应力结构分析及结论 | 第45-50页 |
| ·应力分析概述 | 第45页 |
| ·应力分析全过程 | 第45-50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0页 |
| ·模态分析及结论 | 第50-53页 |
| ·模态分析的简介 | 第50-51页 |
| ·定义材料属性和网格划分 | 第51页 |
| ·后处理及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平衡轴发动机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54-66页 |
| ·发动机测试台简介 | 第54-55页 |
| ·普通发动机的测试效果 | 第55-58页 |
| ·平衡轴发动机的测试效果 | 第58-62页 |
| ·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62-63页 |
| ·振动舒适性对比分析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 1 结论 | 第66-67页 |
| 2 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