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课程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域推进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绪论第9-18页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文献综述第11-16页
  (一) 相关概念界定第11-12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5页
  (三)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6页
  (四) 国内外研究的总结第16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8页
第一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推进实施的必要性第18-28页
 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第18-20页
  (一) 丰富学生的经验第18页
  (二) 完善学生的生活方式第18-19页
  (三) 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19-20页
 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20-28页
  (一) 教育行政部门权责不明第20-22页
  (二) 学校规划缺乏、管理不力第22-23页
  (三) 教师组织和指导的失当倾向第23-25页
  (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顾此失彼第25-28页
第二章 A 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推进实施的过程第28-39页
 一、 建立区域推进体制,保证区域均衡发展第28-29页
  (一) 成立区域推进实施小组第28页
  (二) 划分片区第28-29页
  (三) 制定课程管理方案第29页
 二、 承担研究课题,推动区域课程实施第29-32页
  (一) 健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制度第30-31页
  (二) 探索综合实践活动常见课型第31-32页
 三、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带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第32-34页
  (一) 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第32-33页
  (二) 将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评价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第33页
  (三) 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学校综合质量评估第33-34页
 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第34-37页
  (一) 组织教师参加优质课评比活动第34页
  (二) 组织教师进行区域交流及城乡展示活动第34-35页
  (三) 组织教师素质大赛第35页
  (四) 构建教师网络教研平台第35-37页
 五、 整合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共享第37-39页
  (一) 编写课程资源包第37页
  (二) 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第37-39页
第三章 A 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推进的成效与问题第39-48页
 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推进的成效第39-42页
  (一) 实现了区域内资源的共享第39-40页
  (二)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第40-41页
  (三) 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第41-42页
 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推进的问题第42-48页
  (一) 师资配备及培训乏力第42-45页
  (二) 电子备课系统的利用不当第45-46页
  (三) 家长和社区对课程的支持不足第46-48页
第四章 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议与思考第48-58页
 一、 管理与指导并举,为区域推进提供制度保障第48-52页
  (一) 构建课程的区域管理体系第48-50页
  (二) 建立区域一体化教师评价制度第50-52页
 二、 教研与培训并重,为区域推进提供智力支撑第52-54页
  (一) 组织教师教研第53页
  (二) 组织教师培训第53-54页
 三、 家校合作,为区域推进提供社会支持第54-55页
  (一) 提高家长及社会对课程的认识水平第54-55页
  (二) 邀请家长及社区人员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第55页
 四、 区域推进中应注意的问题第55-58页
  (一) 区域整体推进中统一要求的同时还要发展学校的个性第56页
  (二) 区域推进中防止将课程资源的开发窄化为编写资源包第56-58页
结语第58-59页
注释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研究--以济南市历下区小学为例
下一篇:积极学业情绪人际因素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