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经皮渗透比较研究及处方优化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综述 | 第11-14页 |
第二章: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体外鼠皮的渗透性研究 | 第14-22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14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14页 |
·仪器 | 第14页 |
·动物来源 | 第14页 |
2 方法 | 第14-20页 |
·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14-17页 |
·色谱条件 | 第14-15页 |
·混合贮备液的制备 | 第15页 |
·专属性试验 | 第15页 |
·线性及范围 | 第15-16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16-17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17页 |
·最低定量限及最低检测限 | 第17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17页 |
·体外经皮渗透试验方法 | 第17-20页 |
·接受液的选择 | 第17-18页 |
·大鼠腹部皮肤的处理 | 第18页 |
·体外经皮渗透试验 | 第18页 |
·体外经皮渗透试验结果 | 第18-20页 |
3 讨论 | 第20-22页 |
第三章: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体外猪皮的渗透性研究 | 第22-31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22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2页 |
·仪器 | 第22页 |
·动物来源 | 第22页 |
2 方法 | 第22-27页 |
·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2-26页 |
·色谱条件 | 第22-23页 |
·混合贮备液制备 | 第23页 |
·专属性试验 | 第23页 |
·线性及范围 | 第23-24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24-26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26页 |
·最低定量限及最低检测限 | 第26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26页 |
·体外经皮渗透试验 | 第26-27页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药剂量、上药方法和试验时间 | 第26-27页 |
·体外经皮渗透试验方法 | 第27页 |
3 样品处理 | 第27-28页 |
4 统计学检验方法 | 第28页 |
5 结果 | 第28-29页 |
·皮肤透皮率测定结果 | 第28页 |
·皮肤贮留率测定结果 | 第28-29页 |
6 讨论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处方优选 | 第31-44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32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32页 |
·仪器 | 第32页 |
·动物来源 | 第32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2-42页 |
·物性测定仪的测定原理及参数的设定 | 第32-34页 |
·物性测定仪的测定原理 | 第32-33页 |
·物性测定仪的参数设定 | 第33-34页 |
·凝胶剂的制备 | 第34页 |
·质量考察指标 | 第34-35页 |
·外观性状的考察 | 第34-35页 |
·pH值 | 第35页 |
·处方工艺初步确定 | 第35-39页 |
·处方工艺的预实验 | 第35-36页 |
·处方工艺的优选 | 第36-39页 |
·体外经皮渗透试验确定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的用量 | 第39-41页 |
·皮肤的处理 | 第39页 |
·色谱条件 | 第39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39页 |
·不同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用量的体外经皮渗透试验 | 第39-41页 |
·确定处方结果 | 第41-42页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稳定性考察 | 第42页 |
3 讨论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论文著作 | 第52-61页 |
详细摘要 | 第6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