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国有再担保机构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国外对再担保制度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国内对再担保制度的研究 | 第14-15页 |
·关于地方再担保行业及再担保机构个案的研究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页 |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7-18页 |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8-20页 |
第2章 再担保机构发展概述及其相关理论 | 第20-26页 |
·再担保的概念 | 第20-21页 |
·再担保机构发展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再担保机构的设立是担保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21-22页 |
·再担保机构的设立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22-23页 |
·再担保机构的设立是完善地方金融生态体系的需要 | 第23页 |
·再担保的相关基本理论 | 第23-26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3-24页 |
·金融中介理论 | 第24页 |
·风险转嫁理论 | 第24-25页 |
·信用增进理论 | 第25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页 |
第3章 山西省国有再担保机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第26-32页 |
·山西省国有再担保机构发展现状 | 第26-27页 |
·山西省国有再担保机构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 第27-31页 |
·注册资本金规模过小 | 第27-28页 |
·机构性质与定位不清 | 第28页 |
·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 | 第28-29页 |
·体系和渠道建设滞后 | 第29页 |
·经济下行和成熟担保市场缺乏 | 第29-30页 |
·政府扶持环境欠佳 | 第30页 |
·法律依据和监管标准缺乏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国有再担保机构与担保机构的合作分析 | 第32-36页 |
·再担保机构与担保机构合作的基本分析 | 第32-34页 |
·国有再担保机构与担保机构合作中的关注点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国内外部分再担保机构的实践及其启示 | 第36-46页 |
·国内再担保机构实践及其启示 | 第36-42页 |
·广东省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 | 第36-38页 |
·江苏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 | 第38-39页 |
·北京市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 | 第39-40页 |
·国内再担保机构实践的启示 | 第40-42页 |
·国外再担保机构实践及其启示 | 第42-45页 |
·日本再担保机构 | 第42页 |
·韩国再担保机构 | 第42-43页 |
·美国再担保机构 | 第43-44页 |
·国外再担保机构实践的启示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6章 山西省国有再担保机构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6-61页 |
·定位于地方小微金融的信用资源整合服务提供商 | 第46-49页 |
·国有再担保机构坚持的原则 | 第47-48页 |
·国有再担保机构的中短期战略目标 | 第48-49页 |
·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开展核心能力建设 | 第49-52页 |
·担保行业价值发现能力 | 第49页 |
·风险识别、判断和处置能力 | 第49-50页 |
·小微金融资源整合能力 | 第50页 |
·盈利结构优化能力 | 第50-51页 |
·客户资源积累能力 | 第51页 |
·公共关系管理能力 | 第51-52页 |
·抓好关键发展环节 | 第52-59页 |
·加快再担保体系建设 | 第52-53页 |
·分层次开展渠道建设 | 第53-54页 |
·坚持多业态平台化发展 | 第54-55页 |
·注重“互联网+”的应用 | 第55-57页 |
·持续做好风险控制 | 第57-59页 |
·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 第59-60页 |
·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搭建平台 | 第59-60页 |
·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第60页 |
·推动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企业间的交流互动 | 第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7章 山西省国有再担保机构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61-64页 |
·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 第61-62页 |
·改善银担合作环境 | 第62页 |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第62页 |
·加强行业监管和自律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1、结论 | 第64页 |
2、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