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激光的应用论文

轨道移动激光扫描平台的嵌入式定位同步系统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研究背景第12-18页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与隧道安全检测第12-13页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第13-15页
     ·轨道移动式扫描第15-17页
     ·现有研究工作基础及研究方向第17-18页
   ·研究意义第18页
   ·前期移动扫描系统状况分析第18-24页
     ·系统硬件结构总成第18-19页
     ·系统处理工作流程第19-23页
     ·系统不足之处第23-24页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24-26页
     ·研究内容第24页
     ·章节安排第24-26页
第二章 基于移动激光扫描的嵌入式定位同步系统总体研究第26-38页
   ·移动激光扫描的定位同步技术第26页
   ·基于螺旋扫描模式的定位同步系统方案研究第26-32页
     ·基于螺旋TTL模式的定位同步方案研究第27页
     ·基于螺旋CAN模式的定位同步方案研究第27-29页
     ·系统定位同步方案分析与总结第29-32页
   ·基于螺旋TTL模式的嵌入式定位同步系统总体研究第32-35页
     ·嵌入式系统概述第32页
     ·嵌入式定位同步系统可行性需求分析第32-33页
     ·嵌入式定位同步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思想第33-34页
     ·嵌入式定位同步系统关键问题研究第34-35页
   ·基于倾斜传感检测的扫描切片截面的坐标校正方法研究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嵌入式定位同步系统模块设计与实现第38-47页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38-39页
   ·三维激光扫描仪第39-40页
   ·系统功能模块分析第40-42页
     ·处理器模块第40-41页
     ·液晶显示模块第41页
     ·数据存储模块第41-42页
   ·传感器选用及信号调理与电压转换模块设计第42-45页
     ·光电编码器第42-43页
     ·二维倾角仪第43页
     ·信号调理与电压转换模块第43-45页
   ·系统机电模块设计第45-46页
     ·电机及控制器第45-46页
     ·电源模块第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嵌入式定位同步系统软件程序设计第47-74页
   ·系统软件整体设计思路第47-48页
   ·软件开发平台第48-49页
     ·STM32 软件开发平台第48页
     ·上位机软件开发平台第48-49页
   ·下位机STM32 应用程序设计第49-68页
     ·系统初始化程序第49-50页
     ·系统主程序第50-51页
     ·系统时钟配置第51页
     ·系统SysTick定时器程序第51-52页
     ·数据采集程序第52-56页
     ·数据同步绑定程序第56-57页
     ·外扩内存驱动程序第57-59页
     ·SD卡驱动程序第59-62页
     ·FAT文件系统的移植第62-63页
     ·USB读卡器程序第63-64页
     ·LCD初始化与字符显示程序第64-66页
     ·红外遥控程序第66-68页
   ·上位机软件程序设计第68-73页
     ·串口号自动识别程序第68-69页
     ·串口数据接收解析程序第69-70页
     ·数据显示和存储程序第70-71页
     ·指令控制程序第71-72页
     ·上位机软件界面设计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误差来源分析第74-84页
   ·系统测试平台搭建第74页
   ·系统关键功能测试第74-78页
     ·扫描仪脉冲响应能力测试第75-76页
     ·串口通信测试第76页
     ·数据存储功能测试第76-78页
   ·系统整体测试第78-80页
     ·隧道环境模拟测试第78-79页
     ·地铁隧道现场测试第79-80页
   ·数据误差来源分析第80-83页
     ·2D空间数据误差来源分析第80-81页
     ·定位同步数据误差来源分析第81-83页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6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84-85页
   ·后续工作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附录第88-91页
 附录1 扫描仪接口引脚分布和说明第88页
 附录2 预定义的扫描仪CAN指令信息第88-89页
 附录3 TFTLCD模块信号引脚描述第89页
 附录4 光电编码器电气参数第89页
 附录5 二维倾角仪性能技术参数第89-90页
 附录6 信号调理与电压转换接口板线路连接图第90-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91-92页
致谢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压缩传感与长相关模型的轴承缓变故障监测研究
下一篇:化学调控Huisgen环化的合成方法学及其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