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明月峡碳酸盐岩地层流体性质识别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第2章 川东明月峡构造的地质特征 | 第12-19页 |
·地质概况 | 第12-13页 |
·主要地层岩性特征 | 第13-14页 |
·生储油层及封盖条件 | 第14-19页 |
·烃源条件 | 第14页 |
·储集层 | 第14-18页 |
·盖层 | 第18页 |
·生储盖层组合分析 | 第18-19页 |
第3章 工区地层岩性的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 第19-39页 |
·基于岩石体积物理模型的复杂岩性地层识别 | 第19-24页 |
·测井曲线自动取值分层方法 | 第24-29页 |
·方法原理 | 第24-26页 |
·分层流程 | 第26-28页 |
·自动分层取值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 第28-29页 |
·基于M-N参数交会图识别地层岩性 | 第29-34页 |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地层岩性识别 | 第34-39页 |
第4章 碳酸盐岩空隙空间与储层类型 | 第39-47页 |
·空隙空间结构特征 | 第39-43页 |
·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划分与识别 | 第43页 |
·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及其测井响应特征 | 第43-47页 |
·孔隙(洞)型储层 | 第43-44页 |
·裂缝型储层 | 第44-45页 |
·裂缝-孔隙(洞)型储层 | 第45-46页 |
·工区石炭系储层类型划分 | 第46-47页 |
第5章 工区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建立 | 第47-57页 |
·泥质含量计算 | 第47-48页 |
·孔隙度计算 | 第48-50页 |
·渗透率计算 | 第50-51页 |
·饱和度计算 | 第51-54页 |
·工区储层参数计算处理结果 | 第54-55页 |
·储层分类统计 | 第55-57页 |
第6章 工区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 第57-76页 |
·地层含流体性质识别方法概述 | 第57-58页 |
·交会图判别法 | 第58-65页 |
·深浅电阻率交会法 | 第58-60页 |
·深电阻率与孔隙度交会法 | 第60-61页 |
·孔隙度与饱和度交会法 | 第61-63页 |
·孔隙度与纵横波速度比交会法 | 第63-64页 |
·双侧向差比值与孔隙度比值交会法 | 第64-65页 |
·测井多参数两向量判别分析法 | 第65-76页 |
·判别特征参数提取及两向量判别分析的方法原理 | 第65-67页 |
·储层含流体性质的判别分析流程 | 第67-69页 |
·应用实例分析 | 第69-76页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