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负性情绪注意偏向的性别差异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27页
 1 注意偏向的概念及产生机制研究现状第11-12页
   ·负性情绪注意偏向的概念第11-12页
   ·负性情绪注意偏向对个体生存的作用第12页
 2 关于负性情绪注意偏向相关理论的现状第12-16页
   ·注意成分理论第12-14页
   ·自我图式理论第14页
   ·注意资源理论第14-15页
   ·平行分布处理模型理论第15-16页
 3 注意偏向研究中常采用的实验范式第16-24页
   ·情绪Stroop范式第16-17页
   ·视觉搜索范式第17-18页
   ·线索—靶子范式第18-19页
   ·负启动范式第19页
   ·Garner范式第19-20页
   ·点探测范式第20-21页
   ·情绪条件反射实验范式第21-22页
   ·快速序列视觉呈现任务范式第22-24页
 4 负性情绪注意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4-25页
   ·环境因素第24页
   ·注意资源第24页
   ·负性情绪刺激唤醒度第24-25页
 5 负性情绪注意偏向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第25页
 6 负性情绪注意偏向与正常个体性别差异的研究近况第25-27页
第二部分 研究构想第27-31页
 1 问题提出第27-30页
   ·注意偏向机制和定义尚未明确第27-28页
   ·研究对象的特异性的差异仍有待于进一步验证第28页
   ·实验用刺激材料的单一性难以从多角度解释注意偏向性第28-29页
   ·改良点探测范式的优点及其可靠性第29-30页
 2 研究意义第30-31页
   ·理论意义第30-31页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第31页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第31-48页
 总体研究目的第31页
 实验一:短刺激呈现时间条件下,负性情绪注意偏向的性别差异第31-42页
  1. 研究理论假设第31页
  2. 研究方法第31-35页
  3 研究结果第35-40页
   ·男女在不同探测位置对负性情绪反应时差异第35-36页
   ·注意偏向、注意定向、注意解除第36-40页
  4. 讨论第40-42页
  5. 实验一结论第42页
 实验二:长刺激呈现时间条件下,负性情绪注意偏向的性别差异第42-48页
  1 研究假设第42页
  2. 研究方法第42-43页
  3 研究结果第43-46页
   ·男女在不同探测位置对负性情绪反应时差异第43-44页
   ·注意偏向、注意定向、注意解除第44-46页
  4 讨论第46-48页
  5 实验二结论第48页
第四部分 总讨论与总结论第48-54页
 1 总讨论第48-52页
 2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第52-53页
 3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53-54页
第五部分 总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附录第60-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目标位置的预测性对于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群众观及十八大以来群众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