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时代与碎片化生存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创新点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一章 碎片化概述 | 第10-23页 |
第一节 碎片化的定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碎片化的产生及时代背景 | 第10-12页 |
第三节 网络碎片化的表现 | 第12-18页 |
一、 搜索浏览链接的交互方式——信息的碎片化 | 第12-14页 |
二、 微博——表达的碎片化 | 第14-15页 |
三、 移动互联——时空的碎片化 | 第15-16页 |
四、 微电影——艺术作品的碎片化 | 第16-18页 |
第四节 网络碎片化的特征 | 第18-23页 |
一、 信息的任意切割与无限的排列组合 | 第18-19页 |
二、 注意力的快速转换和浅层次阅读 | 第19-20页 |
三、 目标与过程的非线性、非逻辑性和非确定性 | 第20-21页 |
四、 时间与空间的多重分割、重合与交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微时代的碎片化生存 | 第23-33页 |
第一节 微时代与碎片化生存的关系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碎片化生存的典型表现 | 第24-30页 |
一、 碎片化的接受与表达 | 第24-26页 |
二、 碎片化的社交 | 第26页 |
三、 碎片化的游戏娱乐 | 第26-28页 |
四、 碎片化的谋生方式 | 第28-29页 |
五、 碎片化的“长尾”营销模式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微时代中碎片化生存对人的深层次影响 | 第30-33页 |
一、 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 第30-31页 |
二、 网络群体的日趋理性化 | 第31页 |
三、 思维、学习模式的变化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微时代中碎片化生存的机遇和挑战 | 第33-39页 |
第一节 微时代中碎片化生存的机遇 | 第33-35页 |
一、 信息量的增加与个体时间的放大 | 第33-34页 |
二、 交流环境中的孤独感降低了 | 第34-35页 |
三、 精英与大众以及各群体间的鸿沟缩小 | 第35页 |
第二节 微时代中碎片化生存的挑战 | 第35-37页 |
一、 拾取“碎片”造成了认识的偏差 | 第35-36页 |
二、 浅尝辄止阻塞了思考的持久与深入 | 第36-37页 |
三、 过度的追求娱乐化的集体狂欢 | 第37页 |
第三节 碎片化生存给予我们的启示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作者简介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