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溶液对煤表面结构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绪论 | 第7-18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压裂液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压裂液的发展现状 | 第8-9页 |
·压裂液的分类 | 第9页 |
·压裂液对煤层的伤害 | 第9-10页 |
·煤的吸附性能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吸附的类型 | 第10页 |
·吸附机理 | 第10页 |
·常见的气-固吸附模型 | 第10-12页 |
·常见的吸附动力学方程 | 第12页 |
·煤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煤吸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煤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煤的主要结构特征 | 第13-14页 |
·煤中的官能团 | 第14页 |
·煤中小分子化合物 | 第14-15页 |
·煤结构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实验部分 | 第18-35页 |
·煤样制备 | 第18-19页 |
·原煤 | 第18页 |
·浸泡煤样制备 | 第18-19页 |
·煤粉对外加离子的吸附实验 | 第19-29页 |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19-20页 |
·外加离子溶液的制备 | 第20页 |
·吸附实验 | 第20-29页 |
·煤样的溶剂萃取 | 第29-30页 |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及药品 | 第29页 |
·混合溶剂萃取 | 第29-30页 |
·索氏萃取 | 第30页 |
·实验样品的表征 | 第30-35页 |
·外加溶液浸泡煤样的工业分析 | 第30-31页 |
·外加溶液浸泡煤样的孔结构测试 | 第31-33页 |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第33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3-35页 |
3 外加溶液对煤表面化学结构的影响 | 第35-51页 |
·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35-40页 |
·环己烷萃取物 GC-MS 分析 | 第35-37页 |
·苯萃取物 GC-MS 分析 | 第37-38页 |
·四氢呋喃萃取物 GC-MS 分析 | 第38-40页 |
·不同煤种的影响 | 第40-42页 |
·保德原煤及其浸泡煤样 GC-MS 分析结果 | 第40-41页 |
·韩城原煤及其浸泡煤样的 GC-MS 分析结果 | 第41页 |
·晋城原煤及其浸泡煤样的 GC-MS 分析结果 | 第41-42页 |
·不同浸泡时间对煤表面结构的影响 | 第42-44页 |
·环己烷萃取物 GC-MS 分析 | 第42-43页 |
·苯萃取物 GC-MS 分析 | 第43-44页 |
·四氢呋喃萃取物 GC-MS 分析 | 第44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4-48页 |
·保德煤 | 第44-45页 |
·韩城煤 | 第45-46页 |
·晋城煤 | 第46-47页 |
·外加阴离子对煤粉表面化学结构的影响 | 第47-48页 |
·煤与外加溶液中离子的相互作用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煤粉对外加溶液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51-60页 |
·光度法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煤种的影响 | 第51页 |
·CTAB 初始浓度对煤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51-53页 |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煤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54-59页 |
·研究方法 | 第54页 |
·吸附动力学参数拟合 | 第54-58页 |
·颗粒内扩散有效速率常数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结论及展望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