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中国戏剧艺术论文--地方剧艺术论文

田林壮剧艺术节与壮剧的传承发展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5页
 一、 研究缘由第8页
 二、 研究意义第8-9页
 三、 研究回顾第9-13页
  (一) 对壮剧的研究回顾第9-12页
  (二) 对壮剧艺术节的研究回顾第12-13页
 四、 研究方法第13页
  (一) 文献调查第13页
  (二) 田野调查第13页
 五、 田野点概况第13-15页
第一章 北路壮剧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第15-27页
 第一节 北路壮剧发展历史第15-20页
  一、 北路壮剧的起源、形成第15-16页
  二、 北路壮剧的发展及历代台师第16-20页
 第二节 北路壮剧的传统文化内涵第20-22页
  一、 体现了壮族的民间信仰第20页
  二、 体现了壮族人民的传统价值观第20-22页
 第三节 田林北路壮剧的现状第22-27页
  一、 “文革”之后田林县北路壮剧的复兴第22-24页
  二、 当前北路壮剧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第24-27页
第二章 壮剧艺术节的发展历程第27-44页
 第一节 壮剧艺术节的由来第27-30页
  一、 田林的民间汇演机制第27-29页
  二、 壮剧艺术节的举办契机第29-30页
 第二节 历届壮剧艺术节概况第30-32页
  一、 “田林·广西北路壮剧艺术节”概况(2007-2009)第30-31页
  二、 “百色田林中国壮剧艺术节”概况(2010-2012)第31-32页
 第三节 2013 年田林壮剧文化展演活动调查第32-37页
  一、 艺术节的筹备第32-33页
  二、 艺术节的举办第33-37页
 第四节 艺术节的产业化尝试第37-44页
第三章 壮剧艺术节的对比分析第44-52页
 第一节 艺术节开幕式(闭幕式)晚会节目对比分析第44-46页
  一、 历届艺术节文艺晚会概况第44页
  二、 晚会节目类型分析第44-46页
 第二节 艺术节主题、内容、形式的对比分析第46-48页
  一、 活动主题的变化第47-48页
  二、 活动内容的变化第48页
  三、 壮剧展演举办形式的改变第48页
 第三节 壮剧表演变迁对比解读第48-52页
第四章 壮剧艺术节对田林壮剧的传承发展影响第52-61页
 第一节 对传承人的影响第52-54页
 第二节 对剧种的传承发展影响第54-58页
  一、 对语言、曲调的传承影响第55页
  二、 对表演行当的传承影响第55-56页
  三、 对剧目的传承发展影响第56-57页
  四、 对音乐的传承发展影响第57-58页
 第三节 对民间剧团的传承发展影响第58-61页
  一、 积极影响第58-59页
  二、 消极影响第59-61页
第五章 结论第61-63页
附录一第63-66页
附录二第66-69页
附录三第69-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后记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贾樟柯电影的悲剧性研究
下一篇: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论全球视域下中国电影中的“帝王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