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8-15页 |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5页 |
| ·间作优势相关研究 | 第8-9页 |
| ·间作田间小气候影响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 ·间作对功能叶影响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 ·间作光合特性相关研究 | 第11页 |
| ·间作荧光特性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 ·光合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相关研究 | 第12页 |
| ·协调种间效应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5页 |
| 第2章 玉米花生间作对玉米和花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 第15-2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5-16页 |
| ·试验地概况 | 第15页 |
| ·供试材料及试验设计 | 第15-16页 |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6页 |
| ·数据处理 | 第1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6-21页 |
| ·间作对花生和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16-18页 |
| ·间作对花生和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18-19页 |
| ·间作对花生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19-21页 |
| 第3章 玉米花生间作植株功能叶的光合荧光特性 | 第21-2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 ·试验地概况 | 第21页 |
| ·供试材料及试验设计 | 第21页 |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1-22页 |
| ·数据处理 | 第2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9页 |
| ·间作对玉米和花生功能叶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 ·间作对花生功能叶光合-光响应曲线、光合-CO2响应曲线的影响 | 第23-24页 |
| ·间作对玉米功能叶光合-光响应曲线、光合-CO2响应曲线的影响 | 第24-26页 |
| ·间作功能叶的荧光特性 | 第26-29页 |
| 第4章 玉米花生间作植株功能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 | 第29-3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9页 |
| ·试验地概况 | 第29页 |
| ·供试材料及试验设计实验设计 | 第29页 |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 ·花生功能叶叶片结构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 | 第29-31页 |
| ·玉米功能叶叶片机构及叶绿体超微机构的变化 | 第31-33页 |
|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 第33-38页 |
| ·讨论 | 第33-36页 |
| ·间作玉米、花生的干物质和产量 | 第33页 |
| ·间作玉米、花生功能叶的光合特性 | 第33-34页 |
| ·间作玉米、花生功能叶的荧光特性 | 第34页 |
| ·种间协调措施对间作功能叶影响 | 第34-35页 |
| ·间作叶片的光合结构 | 第35-36页 |
| ·结论 | 第36-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 缩略语词汇表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4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