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 地理标志基本理论 | 第10-15页 |
(一) 地理标志的起源 | 第10-11页 |
(二) “地理标志”与相关概念 | 第11-13页 |
1.“产地标记” | 第11页 |
2.“原产地” | 第11页 |
3. “普通商标” | 第11-12页 |
4. “地理标志” | 第12-13页 |
(三) 地理标志权利性质的不同学说 | 第13-15页 |
1.私权说 | 第13页 |
2.公权说 | 第13-14页 |
3.集体权利说 | 第14-15页 |
二、 国际组织与国际公约对地理标志的保护 | 第15-22页 |
(一) 多哈回合谈判—关于地理标志议题 | 第15-16页 |
1.多哈回合地理标志谈判小结 | 第15-16页 |
2.我国在多哈回合地理标志谈判中的立场 | 第16页 |
(二) 《巴黎公约》对地理标志保护的规定 | 第16-17页 |
1.确立反不正当竞争保护模式 | 第17页 |
2.不主张地理标志商标法保护 | 第17页 |
(三) 《马德里协定》对地理标志保护的规定 | 第17-18页 |
1.《马德里协定》具体规定 | 第17-18页 |
2.《马德里协定》规定评析 | 第18页 |
(四) 《里斯本协定》对地理标志保护的规定 | 第18-19页 |
1.《里斯本协定》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2.《里斯本协定》内容评析 | 第19页 |
(五) 《TRIPS 协定》对地理标志保护的规定 | 第19-22页 |
1.《TRIPs 协定》具体条款 | 第19-20页 |
2.《TRIPs 协定》策略分析 | 第20-22页 |
三、 各国国内法的地理标志保护及启示 | 第22-28页 |
(一) 法国的地理标志保护法律制度 | 第22-23页 |
1.地理标志的管理体系 | 第22页 |
2.地理标志保护制度评析 | 第22-23页 |
(二) 德国的地理标志保护法律制度 | 第23-24页 |
1.商标法的保护 | 第23-24页 |
2.双边或多边协定保护 | 第24页 |
(三) 英国的地理标志保护法律制度 | 第24-25页 |
1.普通法的保护 | 第25页 |
2.《关于葡萄酒的农业统一政策规章》规定 | 第25页 |
3.《英国商标法》规定 | 第25页 |
(四)外国国内法地理标志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28页 |
四、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法律制度现状及问题—以案例为视角 | 第28-37页 |
(一)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 | 第28-32页 |
1.证明商标、集体商标保护 | 第29-30页 |
2.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第30-32页 |
3.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 第32页 |
(二)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1.“金华火腿案”的概述及解析 | 第32-34页 |
2.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五、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37-42页 |
(一) 正确处理商标与地理标志关系的原则 | 第37-38页 |
1.不得造成误认和混淆原则 | 第37页 |
2.互为补充,维护法制统一原则 | 第37-38页 |
3.专门性原则和在先原则 | 第38页 |
(二) 完善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 第38-42页 |
1.建立地理标志保护国家战略 | 第38-39页 |
2.加强政府主导地理标志保护 | 第39页 |
3. 完善地理标志的监督机制 | 第39-40页 |
4.建立地理标志国际维权机制 | 第40页 |
5.培育公众地理标志保护意识 | 第40-41页 |
6.保护关于地理标志潜在产品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