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AT模型的信江流域水沙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 ·极端气候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旱涝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SWAT模型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7-21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20页 |
| ·地形地貌 | 第18页 |
| ·气候特征 | 第18页 |
| ·水文状况 | 第18-19页 |
| ·土壤和植被 | 第19-20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流域气象水文要素的时空特征分析 | 第21-45页 |
| ·极端气候特征分析 | 第21-29页 |
| ·极端气温指数时空特征 | 第23-26页 |
| ·极端降水指数时空特征 | 第26-29页 |
| ·旱涝时空特征分析 | 第29-37页 |
| ·季节尺度旱涝变化特征 | 第31-32页 |
| ·年尺度旱涝变化特征 | 第32-35页 |
| ·旱涝灾害空间分布 | 第35-37页 |
| ·水文特征分析 | 第37-42页 |
| ·年内变化 | 第38页 |
| ·年际变化 | 第38-39页 |
| ·周期特征 | 第39-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 第四章 SWAT模型及其数据库构建 | 第45-65页 |
| ·SWAT模型简介 | 第45-52页 |
| ·模型原理与结构 | 第45-46页 |
| ·水文模块 | 第46-50页 |
| ·土壤侵蚀模块 | 第50-52页 |
| ·空间数据构建 | 第52-57页 |
| ·DEM数据 | 第53页 |
| ·河网水系 | 第53-54页 |
| ·土地利用分布图 | 第54-55页 |
| ·土壤类型分布图 | 第55-57页 |
| ·水文气象站点分布图 | 第57页 |
| ·属性数据构建 | 第57-64页 |
| ·土地利用属性数据 | 第57-59页 |
| ·土壤属性数据 | 第59-62页 |
| ·气象数据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五章 SWAT模型运行与结果分析 | 第65-75页 |
| ·模型运行 | 第65-66页 |
| ·子流域划分及HRU生成 | 第65页 |
| ·数据写入与模型运行 | 第65-66页 |
| ·结果读取 | 第66页 |
| ·敏感性分析 | 第66-68页 |
| ·参数率定及验证 | 第68-73页 |
| ·SWAT-CUP及SUFI-2算法 | 第68-69页 |
| ·参数率定 | 第69-70页 |
| ·模拟结果评价 | 第70-73页 |
| ·不确定性分析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第六章 土地利用变化下的水沙响应研究 | 第75-81页 |
|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定量分析 | 第75-76页 |
|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沙过程响应 | 第76-78页 |
| ·月水沙过程响应 | 第76-77页 |
| ·年水沙过程响应 | 第77-78页 |
| ·水沙空间分布 | 第78-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5页 |
| ·主要结论 | 第81-82页 |
|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 第82-83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 致谢 | 第91-93页 |
| 作者简介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