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民主党派及其活动论文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协商活动研究--以浦东新区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绪论第11-13页
第一章 中国政党制度是党际协商活动的政治基础第13-20页
 1、中国各党派共创政党制度第13-16页
   ·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凝聚了各政党的心血第13-15页
   ·政党制度的内容及特点第15-16页
 2、党际协商活动是中国政党制度的题中之意第16-20页
   ·党际协商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7-18页
   ·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实行党际协商活动第18-20页
第二章 党际协商活动的实践——以浦东新区党际协商活动为例第20-32页
 1、浦东新区党际协商活动现状第20-21页
 2、浦东新区党际协商活动方式和内容第21-27页
   ·浦东新区党际协商活动方式第21页
   ·党际协商活动的内容第21-27页
 3、党际协商活动存在不足的分析——以中共浦东区委与民主党派双月座谈会为例第27-29页
   ·对多党合作重要性的认知尚不平衡第28-29页
   ·发现、培养、考察、评估、使用党外干部的机制有待完善第29页
   ·民主监督作用的发挥不够充分第29页
 4、完善党际协商活动的意见及建议第29-32页
   ·增强民主党派新一代成员参政党意识第29-30页
   ·培养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第30-31页
   ·营造宽松和谐的制度环境第31-32页
   ·坚持民主党派新一代成员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第32页
第三章 党际协商活动的本质、功能、目标及实现途径第32-44页
 1、党际协商活动的本质第32-34页
 2、党际协商活动的功能第34-36页
   ·社会稳定功能第34-35页
   ·决策支持与监督功能第35-36页
   ·民主推动功能第36页
 3、党际协商活动的目标第36-42页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37-39页
   ·形成有效社会整合第39-41页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第41-42页
 4、实现党际协商活动目标的途径第42-44页
   ·发挥执政党在党际协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第42-43页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政党和谐的机制第43-44页
   ·不断加强参政党的自身建设第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北京、上海、湖北、四川、广东为例
下一篇:简化商务计划在民用机场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