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行政村规模调整中的群体博弈--以浙江省开化县为例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26页
   ·选题的缘由第8-13页
     ·105个殷红手指印引发的思考第8-11页
     ·农村中出现多元利益群体值得关注第11-12页
     ·笔者的兴趣和研究的条件第12-13页
   ·选题的意义第13-15页
  l.2.1 有助于深化行政村规模调整问题的理论研究第13-14页
     ·有利于化解多元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风险第14-15页
     ·有益于确保中央政策的“原汁原味”第15页
   ·论题的文献综述第15-18页
   ·理论依据第18-20页
     ·博弈理论第18-19页
     ·社会冲突理论第19-20页
   ·研究概念的界定第20-22页
     ·行政村第20-21页
     ·多元利益主体第21-22页
     ·乡村集体第22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2-24页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第22-23页
     ·研究的方法第23-24页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24-26页
     ·研究的创新第24-25页
     ·研究的不足第25-26页
第二章 实践中行政村合并的发展脉络及现状第26-30页
   ·行政村的产生第26页
   ·实践中行政村合并的发展脉络第26-28页
     ·行政村合并的第一个时期第26-27页
     ·行政村合并的第二个时期第27页
     ·行政村合并的第三个时期第27-28页
   ·行政村合并现状第28-30页
第三章 浙江省开化县行政村合并调查与分析第30-44页
   ·行政村合并前的状况第30-32页
   ·开化县行政村规模调整情况第32-33页
   ·开化县行政村规模调整中的典型例子第33-36页
     ·案例1 移民村中的村干部第33-34页
     ·案例2 村合并中负责信访接待的人员第34-35页
     ·案例3 村合并逻辑下的乡镇干部第35-36页
     ·案例4 坚持加“新”的农民第36页
   ·多元利益群体在村合并中的角色、意愿第36-38页
   ·开化县行政村规模调整中的问题第38-44页
     ·村合并中缺乏合理监管,利益群体激烈博弈第38-40页
     ·合并后的新村有名无实,损害农民长远利益第40-42页
     ·县级政府的政绩取向明显,造成村合并政策执行偏差第42-44页
第四章 多方价值取向及表征第44-51页
   ·县级政府对行政村合并的行为态度及原因第44-46页
     ·重点抓乡村集体的思想工作第44-45页
     ·扮演“安全阀”角色暂时缓解乡村集体与农民的矛盾第45-46页
   ·乡村集体对行政村合并的行为态度及原因第46-48页
     ·乡镇干部谋求县级政府对他们的优惠政策第46-47页
     ·乡村集体内部相互制约牵制第47页
     ·村干部不重村合并,重合并后的新村选举第47-48页
   ·农民对行政村合并的行为态度及原因第48-51页
     ·常年在外的农民对村合并表现冷漠第48-49页
     ·留守在农村的农民在村合并中谈条件第49-51页
第五章 合并中的群体博弈分析与政策执行偏差第51-56页
   ·行政村规模调整的博弈分析第51-55页
     ·乡村集体与县级政府的博弈第52-53页
     ·乡村集体与农民的博弈第53-54页
     ·不同行政村农民之间的博弈第54-55页
   ·行政村规模调整政策执行偏差第55-56页
第八章 行政村合并中的群体博弈对策第56-62页
   ·优化制度安排,实现合理博弈第56页
   ·塑造责任型政府,本体价值的公共性第56-57页
   ·理顺内外关系、构建科学、规范的乡镇政务秩序第57-59页
   ·健全利益表达机制,提高利益表达的有效性第59-60页
   ·合并村更要“合并心”第60-62页
结论与思考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 印有105个殷红手指印的联名信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PS手机出警导航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下一篇:车险客户价值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