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原子核物理学、高能物理学论文--原子核物理学论文

高电荷态离子在玻璃微管中的输运过程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第二章 荷电粒子在微孔中输运过程的研究现状第12-44页
   ·导向效应的实验发现及模型计算第12-25页
     ·导向效应的实验发现第12-15页
     ·导向效应的模型计算第15-20页
       ·线性及非线性模型第15-16页
       ·实验拟合和标度律第16-18页
       ·其他研究发现第18-20页
     ·电荷自组织形式的充电过程:内壁电荷斑的离子导向图景第20-25页
   ·电子和负罔子在微结构中的输运第25-28页
     ·电子在微结构中的输运第25-27页
     ·负离子在微结构中的输运第27-28页
   ·高电荷态离子在绝缘孔膜中输运过程的理论模拟第28-34页
   ·粒子在玻璃管中的输运过程第34-44页
     ·低能高电荷态离子在锥形玻璃管中的输运第35-37页
     ·MeV能量范围的离子在玻璃管中的输运过程第37-44页
第三章 实验装置与数据分析过程第44-68页
   ·GANIL加速器实验室的ARIBE和IRRSUD束流终端第44页
   ·玻璃管制作第44-47页
   ·靶室布置第47-51页
     ·靶室装置示意图第47-49页
     ·可调的靶架子第49-51页
   ·二维延迟线位置灵敏探测器(2-DPSD)第51-56页
     ·微通道板及其偏压第51-52页
     ·前端电子学第52-54页
     ·探测器内部的电场分布第54-56页
   ·电子学数据获取系统第56-62页
     ·恒比定时器(CFD)第57-59页
     ·获取系统布置第59-62页
   ·数据分析步骤第62-68页
     ·数据分析简介第62-64页
     ·数据分析实例第64-68页
第四章 低能高电荷态离子在玻璃管中的输运第68-95页
   ·初始束流第68-69页
   ·离子在漏斗形和纯锥形玻璃管传输性质的比较第69-77页
     ·漏斗形玻璃管在偏转角为0°时的传输性质测量第70-71页
     ·纯锥形玻璃管在偏转角为0时的传输性质测量第71-76页
     ·非0偏转角下的传输测量第76-77页
   ·纯锥形玻璃管导向输运的动力学演化第77-95页
     ·扫描纯锥形玻璃管的'0°’第78页
     ·玻璃管锥角附近的角度扫描及电荷沉积过程第78-82页
     ·细致的动力学演化过程测量第82-95页
第五章 中高能高电荷态离子在玻璃管中的输运第95-116页
   ·2 6.5河6乂78&1()+离子在50"01锥形玻璃管中的输运第95-99页
     ·初始束流第95页
     ·二维传输图谱第95-99页
   ·71MeV129Xe19+离子在锥形玻璃管中的输运第99-116页
     ·初始束流第99页
     ·0 偏转角的能损分析第99-105页
     ·漏斗形玻璃管在各个偏转角下的输运第105-110页
     ·纯锥形玻璃管在各个偏转角下的输运第110-11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4页
附录第124-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系统中的若干物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摇晃蛋白及其信号通路分子在大脑皮质发育过程中对神经元迁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