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61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20页 |
·本研究主要概念界定 | 第20-29页 |
·多元文化教育 | 第20-25页 |
·小学社会科 | 第25-26页 |
·多元文化社会科 | 第26-28页 |
·单一主题与交互主题 | 第28页 |
·多元文化素养 | 第28-29页 |
·小学社会科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现状 | 第29-51页 |
·国外社会科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现状 | 第29-42页 |
·大陆和港台社会科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现状 | 第42-51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51-61页 |
·研究内容 | 第51-52页 |
·研究方法 | 第52-59页 |
·技术路线 | 第59-60页 |
·研究突破 | 第60-61页 |
第2章 研究基础 | 第61-86页 |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61-68页 |
·全球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 第61-63页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 第63-66页 |
·文化自觉理论 | 第66-68页 |
·三地多元文化社会背景的分析 | 第68-85页 |
·广州多元文化社会的背景 | 第68-72页 |
·香港多元文化社会的背景 | 第72-78页 |
·台湾多元文化社会的背景 | 第78-80页 |
·三地多元文化社会背景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 第80-85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第3章 多元文化教育内容分析表及评价标准设计 | 第86-109页 |
·小学社会科教科书多元文化教育类目分析表设计 | 第86-97页 |
·全球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目标的层次及维度概述 | 第86-87页 |
·多元文化教育主题类目分析表设计 | 第87-91页 |
·多元文化教育主角类目分析表设计 | 第91-97页 |
·课程标准多元文化教育主题类目分析表设计 | 第97-98页 |
·小学社会科教科书多元文化教育内容评价标准 | 第98-108页 |
·文化取向的共性与个性选择标准 | 第98-102页 |
·各层次内容分配标准 | 第102-103页 |
·各层次内容内部分配标准 | 第103-107页 |
·维度内容分配标准 | 第107-108页 |
·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4章 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多元文化教育内容比较 | 第109-122页 |
·三地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涵括内容概述 | 第109-112页 |
·广州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概述 | 第109-110页 |
·香港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概述 | 第110-111页 |
·台湾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概述 | 第111-112页 |
·三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部分多元文化教育内容分析 | 第112-113页 |
·三地课程标准多元文化教育内容定量与定性比较 | 第113-121页 |
·多元文化教育层次取向比较 | 第114-119页 |
·多元文化教育单一主题与交互主题比较 | 第119-120页 |
·多元文化教育维度价值取向比较 | 第120-121页 |
·小结 | 第121-122页 |
第5章 小学社会科教科书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的比较 | 第122-164页 |
·小学社会科教科书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的定量比较 | 第122-139页 |
·三地教科书主题类目的比较 | 第122-129页 |
·三地教科书主角类目的比较 | 第129-139页 |
·小学社会科教科书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的定性比较 | 第139-156页 |
·广州教科书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缺失检视 | 第140-147页 |
·香港教科书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缺失检视 | 第147-150页 |
·台湾教科书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缺失检视 | 第150-154页 |
·三地教科书多元文化教育内容定性分析比较 | 第154-156页 |
·三地小学社会科教科书多元文化教育内容共同点分析 | 第156-158页 |
·文化价值取向突出 | 第156页 |
·全球价值取向相对薄弱 | 第156-157页 |
·经济价值取向薄弱 | 第157页 |
·跨文化交流内容少 | 第157-158页 |
·三地小学社会科教科书多元文化教育内容不同点分析 | 第158-163页 |
·广州强调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 第158-160页 |
·香港强调地区认同兼顾全球教育 | 第160-162页 |
·台湾强调中华民族认同兼顾全球教育 | 第162-163页 |
·小结 | 第163-164页 |
第6章 小学社会科多元文化教育实施主体的调查 | 第164-197页 |
·三地小学生多元文化素养问卷调查 | 第164-186页 |
·三地小学生多元文化素养调查问卷设计 | 第164-168页 |
·三地小学生多元文化素养异同比较分析 | 第168-186页 |
·三地教师多元文化教育内容调查 | 第186-196页 |
·三地教师对课程标准中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的观点比较 | 第189-190页 |
·三地教师对教科书中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的观点比较 | 第190-196页 |
·小结 | 第196-197页 |
第7章 小学社会科教科书多元文化教育内容优化策略 | 第197-213页 |
·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优化策略 | 第197-200页 |
·在课程标准中提出多元文化教育目标 | 第198页 |
·在课程标准中提高全球性事件的比例 | 第198-199页 |
·在课程标准中均衡分配四维度内容 | 第199页 |
·在课程标准中提高交互主题的比例 | 第199-200页 |
·小学社会科教科书多元文化教育内容优化策略 | 第200-212页 |
·增加全球多元文化教育内容及交互主题内容 | 第200-203页 |
·增加环境、经济维度的内容及社会维度的交互主题 | 第203-204页 |
·均衡多元文化教育主题在各年级的分布 | 第204-207页 |
·减少消失不见,刻板印象等多元文化教育的缺失现象 | 第207-212页 |
·小结 | 第212-213页 |
结论 | 第213-217页 |
参考文献 | 第217-226页 |
附录 | 第226-273页 |
附录1 香港2001年和2006年按种族划分的人口 | 第226-227页 |
附录2 香港1996年、2001年及2006年按惯用语言划分的五岁及以上人口 | 第227-228页 |
附录3 詹姆斯·林奇全球多元文化教育目标 | 第228-229页 |
附录4 穗港台三地主题类目统计数据表 | 第229-238页 |
附录5 穗港台三地主角类目统计数据表 | 第238-252页 |
附录6 广州3-6年级小学生多元文化知识、态度及技能情况的学生调查问卷 | 第252-254页 |
附录7 香港3-6年级小学生多元文化知识、态度及技能情况的学生调查问卷 | 第254-256页 |
附录8 台湾3-6年级小学生多元文化知识、态度及技能情况的学生调查问卷 | 第256-258页 |
附录9 学生调查问卷目标、层次、维度对应的题序 | 第258-259页 |
附录10 三地小学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情况的小学社会科教师调查问卷 | 第259-261页 |
附录11 广州小学教师、校长访谈提纲 | 第261-262页 |
附录12 香港小学教师、校长访谈提纲 | 第262-263页 |
附录13 台湾小学教师、校长及相关专家访谈提纲 | 第263-265页 |
附录14 三地小学社会科教科书单元目录 | 第265-27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273-274页 |
后记 | 第274-277页 |
答辩委员会签名 | 第2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