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9-15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3页 |
第四节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页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第一节 企业并购相关概念 | 第15-18页 |
一、企业并购的概念界定 | 第15页 |
二、并购的分类 | 第15-16页 |
三、并购的动机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并购融资的概念 | 第18页 |
第三节 并购融资的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一、MM理论 | 第18页 |
二、代理成本理论 | 第18-19页 |
三、控制权理论 | 第19-20页 |
四、信号传递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并购融资工具及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现状分析 | 第21-30页 |
第一节 并购融资工具 | 第21-24页 |
一、负债融资 | 第21-22页 |
二、权益融资 | 第22-24页 |
三、混合融资 | 第24页 |
第二节 并购融资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24-26页 |
一、市场环境和法律政策环境 | 第24-25页 |
二、并购的动机 | 第25页 |
三、支付方式 | 第25页 |
四、资本结构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并购融资方式的国际比较 | 第26-28页 |
一、西方国家并购融资方式的现状分析 | 第26页 |
二、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第四节 我国企业并购融资偏好的成因 | 第28-30页 |
第四章 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与并购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30-51页 |
第一节 企业并购绩效的基本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一、个案研究法 | 第30页 |
二、事件研究法 | 第30-31页 |
三、会计研究法 | 第31页 |
第二节 样本及指标选取 | 第31-33页 |
一、样本选取 | 第31页 |
二、指标选取 | 第31-33页 |
第三节 实证研究方法设计 | 第33-34页 |
一、因子分析法 | 第33页 |
二、回归分析 | 第33-34页 |
第四节 实证过程 | 第34-51页 |
一、因子分析 | 第34-48页 |
二、多元回归分析 | 第48-51页 |
第五章 实证结论分析及政策建议 | 第51-54页 |
第一节 实证结论分析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2-54页 |
一、建立健全并购融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 第52页 |
二、积极发展债券市场 | 第52页 |
三、多方面规范经营管理者行为 | 第52-53页 |
四、弱化上市公司并购股权融资的偏好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附录A 实证样本公司列表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