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图清单 | 第8-10页 |
| 表清单 | 第10-11页 |
| 注释表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 ·微动摩擦学的基本概念 | 第13-16页 |
| ·微动的基本定义 | 第13页 |
| ·微动的运动模式 | 第13-14页 |
| ·微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 ·微动摩擦学的相关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 ·微动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17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微动摩擦学的基本理论 | 第19-31页 |
| ·引言 | 第19页 |
| ·微动损伤理论概述 | 第19-21页 |
| ·微动图理论 | 第21-23页 |
| ·微动损伤的接触力学分析 | 第23-29页 |
| ·Hertz 弹性接触理论 | 第23-25页 |
| ·柱-平面接触的应力分析 | 第25-28页 |
| ·平板接触的应力分析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微动磨损试验与磨损参数分析 | 第31-53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柱-平面接触的微动磨损试验 | 第31-39页 |
| ·试验设备与材料 | 第31-35页 |
| ·试验夹具设计及试验件 | 第35-37页 |
| ·试验主要参数及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 ·柱-平面接触微动磨损的计算方法 | 第39-44页 |
| ·Achard 粘着磨损定律 | 第39-40页 |
| ·磨损的主要参数计算 | 第40-42页 |
| ·磨损的仿真计算方法 | 第42-44页 |
| ·柱-平面接触微动磨损的仿真计算流程 | 第44-46页 |
| ·柱-平面接触微动磨损的算例分析 | 第46-52页 |
| ·主要参数的选择 | 第46-47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 ·计算误差分析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微动损伤的有限元分析 | 第53-70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ANSYS Workbench 12 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第53-55页 |
| ·概述 | 第53-54页 |
| ·有限元接触分析流程 | 第54-55页 |
| ·柱-平面接触的有限元模型 | 第55-58页 |
| ·柱-平面接触的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第58-68页 |
| ·柱-平面接触的应力分析 | 第58-59页 |
| ·微动损伤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59-63页 |
| ·微动损伤相关接触参数分析 | 第63-67页 |
| ·Ruiz 判据与 G 判据预测微动损伤位置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五章 铆接件的微动损伤性能研究 | 第70-79页 |
| ·引言 | 第70页 |
| ·铆接件的疲劳试验 | 第70-73页 |
| ·铆接件微动损伤的有限元分析 | 第73-78页 |
| ·铆接件的有限元模型 | 第73-74页 |
| ·铆接件的接触应力分析 | 第74页 |
| ·铆接件微动裂纹萌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74-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79-80页 |
|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