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多糖提取、分离提纯及与DNA作用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22页 |
| ·薤白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 ·薤白活性成分研究概况 | 第10页 |
| ·薤白的药理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临床应用 | 第11页 |
| ·多糖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中药多糖药理学研究 | 第11-13页 |
| ·多糖的结构研究 | 第13页 |
| ·多糖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水提醇沉法 | 第14页 |
| ·酸浸提法 | 第14页 |
| ·碱浸提法 | 第14页 |
| ·酶解法 | 第14-15页 |
| ·超声波提取法 | 第15页 |
| ·微波提取法 | 第15页 |
| ·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15-16页 |
| ·多糖除蛋白质 | 第15页 |
| ·多糖脱色方法 | 第15-16页 |
| ·去除小分子杂质 | 第16页 |
| ·多糖的分级分离 | 第16-17页 |
| ·多糖的分析鉴定 | 第17-18页 |
| ·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17页 |
| ·多糖纯度的鉴定 | 第17页 |
| ·多糖分子量的测定 | 第17-18页 |
| ·多糖与DNA相互作用 | 第18-19页 |
| ·DNA损伤研究 | 第18页 |
| ·多糖与DNA相互作用检测原理 | 第18-19页 |
| ·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趋势 | 第19-20页 |
| ·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 ·多糖未来研究趋势 | 第20页 |
| ·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立题意义 | 第20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2 薤白粗多糖提取T艺的研究 | 第22-36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22页 |
| ·材料 | 第22页 |
| ·试剂 | 第22页 |
| ·仪器 | 第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27页 |
| ·薤白多糖水浸提取法提取工艺流程 | 第22-23页 |
| ·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23-25页 |
| ·脱色实验 | 第25页 |
| ·干燥实验 | 第25页 |
| ·薤白多糖的酶法提取工艺 | 第25-2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5页 |
| ·薤白多糖水浸提取法提取率的测定 | 第27页 |
| ·精密度实验 | 第27页 |
| ·重现性实验 | 第27页 |
| ·稳定性实验 | 第27-28页 |
| ·回收率实验 | 第28页 |
| ·脱色实验 | 第28-30页 |
| ·干燥实验 | 第30页 |
| ·薤白多糖的酶法提取工艺 | 第30-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3 薤白多糖的分离提纯与鉴定 | 第36-50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36页 |
| ·材料 | 第36页 |
| ·试剂 | 第36页 |
| ·仪器 | 第36页 |
| ·实验方法 | 第36-40页 |
| ·薤白粗多糖理化性质 | 第36-37页 |
| ·薤白粗多糖的分离提纯 | 第37-39页 |
| ·多糖鉴定 | 第39-4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9页 |
| ·定性分析实验结果 | 第40页 |
| ·紫外光谱扫描结果 | 第40-41页 |
| ·超滤结果 | 第41页 |
| ·DEAE-32纤维素柱层析结果 | 第41-43页 |
| ·Sephadex G-100柱提纯结果 | 第43-45页 |
| ·多糖纯度鉴定结果 | 第45-47页 |
| ·AMP-Ⅰa、AMP-Ⅱb理化性质鉴定结果 | 第47页 |
| ·多糖分子量的测定 | 第47页 |
| ·AMP-Ⅰa、AMP-Ⅱb红外扫描结果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4 薤白多糖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50-58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50页 |
| ·材料 | 第50页 |
| ·试剂 | 第50页 |
| ·仪器 | 第50页 |
| ·实验方法 | 第50-53页 |
| ·实验原理 | 第50-51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1-52页 |
| ·不同方法处理的薤白多糖与DNA作用 | 第52页 |
| ·不同浓度AMP-Ⅱb与DNA的作用 | 第52-5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3-56页 |
| ·供试品测定结果 | 第53页 |
| ·不同类型的薤白多糖与DNA作用的结果 | 第53-55页 |
| ·不同浓度较纯薤白多糖与DNA的作用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5 总结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58页 |
| ·创新点 | 第58-59页 |
| ·问题及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
|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