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9页 |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 | 第13-19页 |
·贵金属表面等离子共振对稀土纳米材料发光的调制 | 第19-29页 |
·贵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 | 第19-26页 |
·利用贵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增强稀土荧光 | 第26-29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9页 |
第二章 YVO_4:Eu~(~(3+))纳米/微米球的可控制备及尺寸依赖的荧光性质研究 | 第39-55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页 |
·YVO_4:Eu~(~(3+))纳米/微米球的制备 | 第40页 |
·表征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51页 |
·YVO_4:Eu~(~(3+))球的结构和形貌 | 第40-45页 |
·YVO_4:Eu~(~(3+))纳米/微米球的形成机制 | 第45页 |
·尺寸依赖的 YVO_4:Eu~(~(3+))球的荧光光谱 | 第45-47页 |
·尺寸依赖的 YVO_4:Eu~(~(3+))球的荧光动力学过程 | 第47-51页 |
·小结 | 第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第三章 YVO_4:Eu~(~(3+))(Yb~(3+),Er~(3+))@Ag 纳米复合材料中界面效应导致的显著荧光增强现象 | 第55-79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合成 YVO_4:Eu~(~(3+))球和 YVO_4:Eu~(~(3+))@Ag 复合材料 | 第56-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72页 |
·YVO_4:Eu~(~(3+))@Ag 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 | 第57-59页 |
·YVO_4:Eu~(~(3+))@Ag 纳米复合材料胶体中的荧光增强 | 第59-62页 |
·YVO_4:Eu~(~(3+))@Ag 复合纳米材料中衰减时间常数的增加 | 第62-65页 |
·荧光增强的起源 | 第65-68页 |
·YVO_4:Yb~(3+), Er~(3+)@Ag 的复合材料中的荧光增强 | 第68-72页 |
·小结 | 第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第四章 YVO_4:Eu~(~(3+)),Bi~(3+)紫外到可见光转换的纳米薄膜及其在有机光伏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 | 第79-95页 |
·前言 | 第79-80页 |
·实验部分 | 第80-81页 |
·合成 YVO_4:Eu~(~(3+)),Bi~(3+)红色荧光粉 | 第80页 |
·制备 YVO_4:Eu~(~(3+)),Bi~(3+)纳米薄膜 | 第80-81页 |
·P3HT 薄膜的制备 | 第81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81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81-89页 |
·Y0.97-xVO4:0.03Eu~(3+),xBi~(3+)粉末的结构和荧光性质 | 第81-86页 |
·YVO_4:Eu~(~(3+)),Bi~(3+)紫外可见光转换纳米薄膜 | 第86-88页 |
·在纳米薄膜转化器下的 P3HT 的光降解测试 | 第88-89页 |
·小结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5页 |
第五章 超宽的等离子体共振增强自组装 Ag/NaYF_4:Yb,Er 纳米复合薄膜的多色发射 | 第95-109页 |
·引言 | 第95-96页 |
·实验部分 | 第96-97页 |
·10nm NaYF_4:Yb,Er 的纳米晶的合成 | 第96页 |
·40nm Ag 纳米颗粒的合成 | 第96页 |
·Ag/NaYF_4:Yb,Er 纳米薄膜的制备 | 第96-9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7-103页 |
·小结 | 第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9页 |
第六章 一种提高 NaYF_4:Yb,Er 纳米晶上转换发光的新方法:同时耦合银等离子体纳米结构和 PMMA 光子晶体 | 第109-131页 |
·引言 | 第109-110页 |
·实验部分 | 第110-112页 |
·NaYF_4: Yb~(3+),Er~(3+)的合成 | 第110-111页 |
·PMMA 光子晶体(PC)的制备 | 第111页 |
·带孔的 Ag/NaYF_4:Yb~(3+),Er~(3+)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111页 |
·致密 Ag/NaYF_4:Yb~(3+),Er~(3+)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111-112页 |
·测试和表征 | 第11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2-125页 |
·带孔的 Ag/NaYF_4: Yb~(3+),Er~(3+)复合结构的形貌和结构 | 第112-115页 |
·在带孔的 Ag/NaYF_4: Yb~(3+),Er~(3+)复合薄膜中有效的上转换增强 | 第115-119页 |
·上转换增强与纳米颗粒尺寸和激发角度的依赖关系 | 第119-123页 |
·复合结构中上转换动力学与尺寸的依赖关系 | 第123-124页 |
·下转换荧光增强 | 第124-125页 |
·小结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1页 |
第七章 Ag-SiO2-Er_2O_3纳米复合材料:在高温和高功率激发下高效的上转换荧光材料 | 第131-153页 |
·引言 | 第131-132页 |
·实验部分 | 第132-133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132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132-133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133-147页 |
·形貌和结构 | 第133-136页 |
·Ag-SiO_2-Er_2O_3复合纳米材料中的 UCL 增强 | 第136-139页 |
·Ag-SiO_2-Er_2O_3复合纳米材料中高功率和高温条件下的有效的UCL | 第139-142页 |
·UC 宽带发射的起源 | 第142-147页 |
·小结 | 第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3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3-155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5-159页 |
致谢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