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41页 |
·柴油喷雾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柴油喷雾研究回顾 | 第12-38页 |
·柴油喷雾雾化、破碎机理 | 第12-21页 |
·柴油喷雾特性研究现状 | 第21-27页 |
·柴油喷雾浓度场定量研究现状 | 第27-38页 |
·柴油喷雾研究的新需要和本课题拟解决的问题 | 第38-41页 |
第二章 试验设备 | 第41-56页 |
·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原理 | 第41-45页 |
·荧光成因 | 第41-42页 |
·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原理 | 第42-44页 |
·荧光物质和激光的选择 | 第44-45页 |
·复合激光诱导荧光试验系统 | 第45-55页 |
·系统布局 | 第45-46页 |
·光路系统 | 第46-48页 |
·定容燃烧弹系统 | 第48-50页 |
·温度与压力采集系统 | 第50-53页 |
·控制系统 | 第53页 |
·单次高压燃油喷射系统 | 第53-54页 |
·均相混合气发生器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三章 基于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柴油喷雾浓度场和温度场的标定 | 第56-70页 |
·影响系数Kv 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 | 第56-59页 |
·系数Kv 的标定试验和方法研究 | 第59-62页 |
·气相柴油喷雾浓度场和温度场的标定 | 第62-65页 |
·液相柴油喷雾浓度场的标定 | 第65-66页 |
·气相喷雾浓度和燃空当量比之间的转化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重型柴油机相似环境条件下柴油喷雾结构和浓度场的定量研究 | 第70-126页 |
·试验参数设定 | 第71-72页 |
·典型重型柴油机高负荷环境条件下柴油喷雾特性和浓度场 | 第72-75页 |
·喷雾结构参数定义 | 第75-76页 |
·各种因素对动态柴油喷雾结构和浓度场的影响 | 第76-109页 |
·环境密度的影响 | 第77-85页 |
·环境温度的影响 | 第85-91页 |
·喷孔直径的影响 | 第91-99页 |
·喷油压力的影响 | 第99-107页 |
·氧气浓度的影响 | 第107-109页 |
·各种因素对着火时刻柴油喷雾结构和浓度场的影响 | 第109-119页 |
·环境密度的影响 | 第109-111页 |
·环境温度的影响 | 第111-114页 |
·喷孔直径的影响 | 第114页 |
·喷油压力的影响 | 第114-116页 |
·氧气浓度的影响 | 第116-119页 |
·着火时刻柴油喷雾结构模型 | 第119-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137-139页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