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绪言 | 第12-15页 |
1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2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传教士的教育理念――博雅教育 | 第15-29页 |
第一节 教会博雅教育理念的渊源 | 第15-17页 |
一 教会与科学 | 第15-16页 |
二 教会与科学教育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中国教会学校初期的科学教育 | 第17-29页 |
一 学理之争 | 第17-21页 |
二 中国教会学校3 级教育体系形成中的科学教育 | 第21-25页 |
三 教会大学初期高等科学教育 | 第25-29页 |
第二章 博雅教育理念的实施――中国教会大学的理学教育 | 第29-60页 |
第一节 从单科课程到院系――中国教会大学理学科的发展 | 第29-33页 |
第二节 中国教会大学理学教育 | 第33-58页 |
一 中国教会大学理学课程分析 | 第33-51页 |
二 中国教会大学理学研究 | 第51-58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58-60页 |
第三章 本土化影响下的妥协――工程技术学科进入教会大学 | 第60-68页 |
第一节 中国政府教育政策对近代教会大学的影响 | 第60-61页 |
第二节 本土化教育思想的影响 | 第61-68页 |
一 中国教会大学工学科的开设 | 第61-65页 |
二 中国教会大学工学教育 | 第65-68页 |
第四章 基督徒服务精神的体现――中国教会大学医学和农学教育及社会服务工作 | 第68-103页 |
第一节 中国教会大学医学教育及其社会服务工作 | 第68-78页 |
一 中国教会大学医学教育 | 第68-76页 |
二 中国教会大学医学院医院及其社会服务工作 | 第76-78页 |
第二节 中国教会大学农学教育及其社会服务工作――以金陵大学为例 | 第78-101页 |
一 金陵大学农学教育 | 第78-85页 |
二 金陵大学农学研究推广及其社会服务工作 | 第85-97页 |
三 金陵大学农学对中国的影响 | 第97-101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五章 对中国教会大学科学教育的思考 | 第103-127页 |
第一节 培养精英的教育――质量与数量 | 第104-121页 |
一 国外原版教材的使用 | 第105-109页 |
二 严格管理下的极低毕业率 | 第109-121页 |
第二节 大学的功能――博雅教育与服务精神 | 第121-127页 |
一 博雅教育理念下的社会服务意识. | 第121-124页 |
二 中国教会大学博雅教育理念内涵 | 第124-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67页 |
致谢 | 第167-16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