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3页 |
1-1-1 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挑战 | 第11-12页 |
1-1-2 面临的能源挑战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降低 NO_x 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3-18页 |
1-2-1 NO_x 的生成原理 | 第13-14页 |
1-2-2 国际上降低 NO_x方法 | 第14页 |
1-2-3 SCR 技术现状与本方法的比较 | 第14-16页 |
1-2-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1-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柴油/尿素水溶液乳化方法研究 | 第19-30页 |
§2-1 乳化液的定义及组成 | 第19-22页 |
2-1-1 乳化燃料技术概述 | 第19-21页 |
2-1-2 乳化液的配制原理 | 第21-22页 |
§2-2 乳化剂及柴油理化特性 | 第22-24页 |
2-2-1 乳化剂理化特性 | 第22-23页 |
2-2-2 柴油理化特性 | 第23-24页 |
§2-3 乳化燃料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3-1 界面张力 | 第24页 |
2-3-2 界面膜的性质 | 第24-25页 |
2-3-3 乳化液液珠直径 | 第25页 |
§2-4 实验用乳化燃料的配制 | 第25-29页 |
2-4-1 乳化剂配比 | 第25-26页 |
2-4-2 乳化液的配制 | 第26-28页 |
2-4-3 乳化油性质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发动机台架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30-54页 |
§3-1 发动机试验台架 | 第30-32页 |
3-1-1 试验台架的目的 | 第30页 |
3-1-2 发动机与测功机的连接方式 | 第30-31页 |
3-1-3 台架试验原理及试验方法 | 第31页 |
3-1-4 实验台架结构 | 第31-32页 |
§3-2 本实验主要试验设备 | 第32-37页 |
3-2-1 柴油发动机 | 第32-33页 |
3-2-2 电涡流测功机工作原理及参数 | 第33-34页 |
3-2-3 AVL 汽柴两用尾气分析仪 | 第34-36页 |
3-2-4 燃油耗测量仪 | 第36-37页 |
§3-3 发动机速度和负荷特性试验 | 第37-38页 |
3-3-1 发动机负荷和速度特性原理 | 第37-38页 |
3-3-2 发动机试验步骤 | 第38页 |
3-3-3 实验数据记录 | 第38页 |
§3-4 实验结果的处理 | 第38-52页 |
3-4-1 速度特性分析 | 第38-40页 |
3-4-2 负荷特性分析 | 第40-44页 |
3-4-3 碳氢及一氧化碳排放分析 | 第44-47页 |
3-4-4 氮氧化物曲线分析 | 第47-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柴油/尿素燃料下的柴油机缸内数值模拟 | 第54-66页 |
§4-1 内燃机缸内燃烧数值模拟技术及应用 | 第54-57页 |
4-1-1 模拟软件 Fire 的介绍 | 第54-55页 |
4-1-2 计算理论基础 | 第55-57页 |
§4-2 热力学及模型理论 | 第57-60页 |
4-2-1 燃烧过程中热力学基础模型 | 第57-58页 |
4-2-2 气缸模型建立 | 第58-60页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0-65页 |
4-3-1 缸内 NO_x 分布 | 第60-63页 |
4-3-2 缸内 PM 分布及产生情况 | 第63-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总结 | 第66页 |
§5-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