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国商业银行视角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违约风险及对策研究--以某商业银行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本文的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本文的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16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2 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的概述 | 第18-28页 |
·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的概念 | 第18页 |
·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的动因和风险种类 | 第19-22页 |
·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的动因 | 第20-21页 |
·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的风险 | 第21-22页 |
·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的违约风险 | 第22-28页 |
·违约风险的概念 | 第22-23页 |
·违约风险的形成原因 | 第23页 |
·违约风险对各种运作模式的影响 | 第23-28页 |
3 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违约风险的概率测量模型 | 第28-44页 |
·方法总览 | 第28-30页 |
·统计学描述 | 第28-29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29页 |
·Logistic回归 | 第29-30页 |
·数据采集与变量设定 | 第30-34页 |
·数据采集 | 第30页 |
·变量设定与变量量化说明 | 第30-34页 |
·数据分析结果 | 第34-44页 |
·统计学描述分析结果 | 第34-36页 |
·主成分分析结果 | 第36-40页 |
·Logistic回归结果 | 第40-44页 |
4 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违约风险的分析和对策 | 第44-48页 |
·对政府基建平台进行风险控制 | 第44-46页 |
·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 第46页 |
·对融资公司的实力进行详实的审查 | 第46-4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48页 |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