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一、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 选题的目的 | 第9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2-13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 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环境伦理学与绿色消费的相关理论 | 第13-20页 |
一、 环境伦理学的相关理论 | 第13-17页 |
(一) 环境伦理的概念界定 | 第13页 |
(二) 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 第13-15页 |
(三) 环境伦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 第15-17页 |
二、 绿色消费的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一) 绿色消费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二) 绿色消费的特征 | 第18-19页 |
(三) 绿色消费的意义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绿色消费的环境伦理审视 | 第20-24页 |
一、 环境伦理为绿色消费提供伦理指导 | 第20-21页 |
(一) 环境伦理主张人道地对待自然界成员的生命 | 第20页 |
(二) 环境伦理要求人们公平对待自然界的所有成员 | 第20-21页 |
(三) 环境伦理引导人们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 | 第21页 |
二、 绿色消费应反映环境伦理的自然价值观 | 第21-22页 |
(一) 绿色消费尊重自然界的整体性和规律性 | 第21-22页 |
(二) 绿色消费承认自然价值是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 | 第22页 |
三、 绿色消费应反映环境伦理的自然权利观 | 第22-24页 |
(一) 绿色消费承认自然界具有生存利益 | 第22-23页 |
(二) 绿色消费承认自然界具有维护生存利益的权力 | 第23-24页 |
第四章 我国绿色消费存在的问题及伦理原因分析 | 第24-29页 |
一、 当前我国绿色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6页 |
(一) 公众对绿色消费的认知度低 | 第24页 |
(二) 绿色消费参与性差 | 第24-25页 |
(三) 政府的主导作用缺失 | 第25页 |
(四) 绿色消费的宣传力度欠缺 | 第25页 |
(五) 绿色消费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25-26页 |
二、 绿色消费中存在问题的伦理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一) 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占主导地位 | 第26页 |
(二) 环境道德信仰匮乏 | 第26-27页 |
(三) 传统消费伦理观与可持续消费伦理观冲突 | 第27页 |
(四) 现代消费伦理秩序紊乱 | 第27-29页 |
第五章 绿色消费环境伦理实践的路径探索 | 第29-38页 |
一、 加强公众的绿色消费宣传与教育 | 第29-31页 |
(一) 广泛开展绿色消费宣传活动 | 第29-30页 |
(二) 大力进行绿色消费的教育 | 第30-31页 |
二、 制定与践行符合环境伦理的绿色消费行为规范 | 第31-34页 |
(一) 制定绿色消费行为规范 | 第31-32页 |
(二) 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消费的行为规范 | 第32-34页 |
三、 加强政府的参与力度 | 第34-36页 |
(一) 增加政府的绿色投资 | 第34页 |
(二) 监管绿色企业的生产 | 第34-35页 |
(三) 建立专门的绿色消费监管部门 | 第35页 |
(四) 构建市场绿色营销体系 | 第35-36页 |
四、 完善我国绿色消费的法制建设 | 第36-38页 |
(一) 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法制建设 | 第36页 |
(二) 企业的绿色生产法制建设 | 第36-37页 |
(三) 政府的绿色采购法制建设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