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聚酰亚胺简介 | 第8-18页 |
·聚酰亚胺概述 | 第8页 |
·聚酰亚胺材料发展 | 第8-10页 |
·聚酰亚胺薄膜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聚酰亚胺分类 | 第14-16页 |
·聚酰亚胺应用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热塑性聚酰亚胺薄膜材料 | 第18-21页 |
·热塑性聚酰亚胺薄膜概述 | 第18页 |
·热塑性聚酰亚胺的性能 | 第18页 |
·热塑性聚酰亚胺的机械性能 | 第18页 |
·热塑性聚酰亚胺的热性能 | 第18页 |
·热塑性聚酰亚胺的耐化学腐蚀性 | 第18页 |
·热塑性聚酰亚胺的抗辐射性能 | 第18页 |
·热塑性聚酰亚胺的研究展望 | 第18-19页 |
·聚酰亚胺薄膜材料制备方法 | 第19-21页 |
·流延法 | 第19页 |
·沉积法 | 第19页 |
·喷涂法 | 第19页 |
·拉伸法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实验 | 第21-31页 |
·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实验装置图 | 第22-23页 |
·实验合成方法的探究 | 第23-24页 |
·以含有酰亚胺环的单体缩聚合成聚酰亚胺 | 第23页 |
·聚合反应中形成酰亚胺环的合成方法 | 第23-24页 |
·实验流程图 | 第24页 |
·实验过程 | 第24-26页 |
·以三种二胺单体分别和BPDA为单体的聚酰亚胺的合成 | 第24-26页 |
·以三种二胺单体分别和PMDA为单体的聚酰亚胺的合成 | 第26页 |
·聚酰胺酸合成和聚酰亚胺薄膜制备过程中实验条件的影响 | 第26-31页 |
·合成聚酰胺酸过程中溶剂的选择对实验的影响 | 第26-27页 |
·二酐与二胺的摩尔配比对实验的影响 | 第27-28页 |
·合成聚酰胺酸过程中固含量的选择与控制 | 第28-29页 |
·反应温度对聚酰胺酸溶液合成的影响 | 第29页 |
·反应时间对聚酰胺酸溶液合成的影响 | 第29页 |
·水对整个实验过程的影响 | 第29页 |
·亚胺化过程梯度升温方案选择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测试与性能研究 | 第31-56页 |
·测试仪器 | 第31-32页 |
·红外光谱测试分析 | 第32-38页 |
·PA-1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33页 |
·PI-1红外光谱分析 | 第33-34页 |
·PA-2红外光谱分析 | 第34-35页 |
·PI-2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36页 |
·PA-3红外光谱分析 | 第36-37页 |
·PI-3红外光谱分析 | 第37-38页 |
·热性能分析 | 第38-49页 |
·六种薄膜热重对比分析 | 第38-44页 |
·六种薄膜玻璃化温度对比分析 | 第44-49页 |
·六种薄膜力学性能对比分析 | 第49-54页 |
·聚酰亚胺薄膜PI-1拉伸强度测试分析 | 第49页 |
·聚酰亚胺薄膜PI-2拉伸强度测试分析 | 第49-50页 |
·聚酰亚胺薄膜PI-3拉伸强度测试分析 | 第50-51页 |
·聚酰亚胺薄膜PI-4拉伸强度测试分析 | 第51页 |
·聚酰亚胺薄膜PI-5拉伸强度测试分析 | 第51-52页 |
·聚酰亚胺薄膜PI-6拉伸强度测试分析 | 第52-53页 |
·对比分析 | 第53-54页 |
·耐溶剂性分析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