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心理论文

道德情景下内隐态度对道德行为的预测作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26页
   ·态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与行为关系的研究述评第10-16页
     ·态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发展第10-13页
     ·态度研究方法的演变第13-15页
     ·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第15-16页
   ·内隐态度的定义、测量方法其对行为预测作用的研究综述第16-20页
     ·内隐态度的定义第16-17页
     ·内隐态度的测量方法第17-19页
     ·内隐态度对行为的预测作用研究第19-20页
   ·道德态度与道德行为的研究综述第20-22页
     ·道德态度的研究综述第20-21页
     ·道德认知对道德行为的预测作用研究第21页
     ·道德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研究第21-22页
   ·问题提出第22-23页
   ·本研究的构思第23-25页
   ·本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第25-26页
2 研究一 道德态度与道德行为的不一致第26-29页
   ·目的与假设第26页
   ·方法第26-28页
     ·被试第26页
     ·研究工具与材料第26-27页
     ·实验设计与程序第27-28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8页
   ·讨论第28-29页
3 研究二 内隐道德态度对道德行为的预测作用第29-34页
   ·目的与假设第29页
   ·方法第29-31页
     ·被试第29页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29-30页
     ·实验设计与程序第30-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4页
     ·数据处理第31-32页
     ·内隐道德态度总体情况第32页
     ·内隐道德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力第32-33页
     ·道德行为不同个体内隐道德态度差异比较第33-34页
   ·讨论第34页
4 研究三 内隐道德态度的阈下 EC 干预第34-38页
   ·目的与假设第34-35页
   ·方法第35-36页
     ·被试第35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5页
     ·实验设计与程序第35-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页
   ·讨论第36-38页
5 综合讨论第38-40页
   ·调查所得道德态度与实际道德行为不一致第38页
   ·内隐道德态度对道德行为预测力更强第38-39页
   ·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提高并改善了内隐道德态度第39-40页
6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40-41页
   ·研究结论第40页
   ·研究展望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9页
附录第49-55页
 附录 A 实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第49-51页
 附录 B 实验指导语举例第51-53页
 附录 C 实验材料第53-55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涩泽荣一的“义利合一”思想研究
下一篇:道德同一性与身份凸显对社会两难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