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粒子加速器发展和现状 | 第10-13页 |
| ·空间电荷效应相关的束流物理束晕 | 第13-19页 |
| ·空间电荷问题的处理 | 第19-20页 |
| ·论文题目的产生,内容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加速器物理基础 | 第22-44页 |
| ·带电粒子动力学 | 第23-38页 |
| ·Betatron 运动 | 第24-29页 |
| ·空间电荷效应 | 第29-32页 |
| ·均方根包络方程 | 第32-38页 |
| ·RFQ | 第38-44页 |
| ·RFQ 发展简介 | 第38-39页 |
| ·RFQ 动力学简介 | 第39-44页 |
| 第三章 粒子加速器中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44-74页 |
| ·加速器设计ξ束流光学 | 第44-46页 |
| ·加速器多粒子模拟ξ粒子追踪 | 第46-48页 |
| ·PIC 基本算法和 TOPOPIC | 第48-55页 |
| ·权重插值 | 第50-52页 |
| ·泊松方程求解 | 第52-53页 |
| ·粒子推动 | 第53-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TOPOPIC 校验计算 | 第55-74页 |
| ·包络方程,测试粒子动力学校验 | 第57-59页 |
| ·BEAMPATH 校验 | 第59-62页 |
| ·TOPOPIC 对 ADS 注入器 II 的 RFQ 模拟研究 | 第62-74页 |
| 第四章 利用 TOPOPIC 对束晕抑制的研究 | 第74-86页 |
| ·四极铁十二极铁周期结构 | 第76-79页 |
| ·TOPOPIC 模拟结果 | 第79-86页 |
| 第五章 HIAF 低能段设计模拟 | 第86-100页 |
| ·HIAF 简介 | 第86-87页 |
| ·ECR 回旋共振离子源 | 第87页 |
| ·LEBT 低能传输线 | 第87-89页 |
| ·MHB 多谐波聚束系统 | 第89-92页 |
| ·RFQ 射频四极加速器 | 第92-98页 |
| ·小结 | 第98-100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100-102页 |
| 参考文献目录 | 第102-108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