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9页 |
·ADS 项目介绍 | 第16-18页 |
·ADS 项目背景介绍 | 第16页 |
·质子加速器 | 第16-18页 |
·RFQ 加速器概述 | 第18-20页 |
·RFQ 加速器的结构 | 第18-19页 |
·注入器 II RFQ 加速器设计 | 第19-20页 |
·控制系统的需求 | 第20-25页 |
·频率稳定需求 | 第20-24页 |
·RFQ 控制系统需求 | 第24-25页 |
·控制系统的其他需求 | 第25页 |
·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5-29页 |
·课题主要工作 | 第25-28页 |
·课题创新点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加速器控制系统与 EPICS 概述 | 第29-48页 |
·加速器控制系统概述 | 第29-30页 |
·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30-32页 |
·计算机控制 | 第30-31页 |
·加速器控制的标准模型 | 第31-32页 |
·国内外加速器控制系统 | 第32-36页 |
·EPICS 概述 | 第36-47页 |
·EPICS 的组成 | 第37页 |
·IOC 的主要结构 | 第37-41页 |
·IOC Database | 第38-39页 |
·Database Access | 第39页 |
·Scanner | 第39-40页 |
·记录支持、设备支持和设备驱动(Record Support, Device Support and Device Drivers) | 第40-41页 |
·Database Monitors | 第41页 |
·Channel Access | 第41-42页 |
·Database Monitors | 第41-42页 |
·查找服务 | 第42页 |
·连接请求服务 | 第42页 |
·连接管理 | 第42页 |
·OPI | 第42-47页 |
·EDM/MEDM | 第43-44页 |
·Probe | 第44-45页 |
·ALH | 第45页 |
·Strip Tool | 第45-46页 |
·VDCT | 第46页 |
·CSS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基于 EPICS 的分布式 RFQ 控制系统 | 第48-90页 |
·RFQ 控制系统的实现目标 | 第48-49页 |
·ADS 注入器 II 控制网络设计 | 第49-52页 |
·计算机网络 | 第49页 |
·层次化网络设计 | 第49-52页 |
·RFQ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 | 第52-55页 |
·Linux 简介 | 第55-57页 |
·操作系统和内核 | 第55-57页 |
·Linux 的优势[32] | 第57页 |
·RFQ 控制系统 IOC 的开发 | 第57-80页 |
·EPICS 底层驱动 | 第57-62页 |
·记录支持 | 第58-60页 |
·设备支持 | 第60-61页 |
·设备驱动 | 第61-62页 |
·水温联锁保护系统 IOC | 第62-69页 |
·通讯机制和驱动编写思想 | 第62-65页 |
·断点查表法 | 第65-67页 |
·IOC 启动过程 | 第67-69页 |
·固态功率源 IOC | 第69-72页 |
·水冷和真空系统 IOC | 第72-80页 |
·Streamdevice 介绍 | 第72-73页 |
·水冷机 IOC | 第73-77页 |
·真空系统 IOC | 第77-80页 |
·EPICS-Labview 数据接口 | 第80-89页 |
·控制系统结构和需求 | 第80-82页 |
·具体实现方法 | 第82-89页 |
·DSC 模块实现数据交换 | 第83-86页 |
·CA Lab 实现数据交换 | 第86-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四章 RFQ 水温联锁保护底层应用开发 | 第90-114页 |
·设计依据和控制需求 | 第90-91页 |
·PLC 概述 | 第91-97页 |
·PLC 的一般结构 | 第93-95页 |
·PLC 的基本原理 | 第95-96页 |
·PLC 选型 | 第96-97页 |
·控制系统设计结构 | 第97-99页 |
·基于 PLC 联锁保护系统的具体实现方式 | 第99-109页 |
·联锁保护系统的硬件结构和信号通信 | 第99-102页 |
·PLC 软件实现 | 第102-109页 |
·PLC 组态和创建变量[51] | 第102-104页 |
·PLC 编程 | 第104-109页 |
·本地触摸屏系统 | 第109-112页 |
·OPC 技术应用 | 第109-111页 |
·Visu+编程 | 第111-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五章 上层界面开发与联机调试 | 第114-125页 |
·RFQ 控制系统上层界面的开发 | 第114-117页 |
·CSS 概述 | 第114-115页 |
·BOY | 第115-116页 |
·Data Browser | 第116-117页 |
·联机调试 | 第117-124页 |
·系统监测测试 | 第117-122页 |
·水温联锁保护系统测试 | 第117-120页 |
·固态功率源测试 | 第120-122页 |
·水冷系统监测 | 第122页 |
·历史数据查看 | 第12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六章 数字电源触摸屏监控系统的设计 | 第125-136页 |
·电源系统概述 | 第125-127页 |
·通讯协议介绍 | 第127-128页 |
·电源系统应用层协议介绍 | 第127-128页 |
·触摸屏指令介绍 | 第128页 |
·通讯机制分析 | 第128页 |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128-134页 |
·触摸屏系统软件设计 | 第129-131页 |
·单片机配置程序部分 | 第131-133页 |
·波形显示部分 | 第133-134页 |
·系统测试 | 第134-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135-13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6-138页 |
·结论 | 第136-137页 |
·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2页 |
作者简介及发表文章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