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曲率模态和优化算法的管道损伤识别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基于固有频率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0页 |
·基于振型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0页 |
·基于曲率模态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0-11页 |
·基于应变模态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1页 |
·基于模态应变能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1页 |
·基于柔度变化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1-12页 |
·基于频响函数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振动模态分析理论 | 第13-18页 |
·单自由度振动系统 | 第13-15页 |
·自由振动 | 第13-14页 |
·频响函数 | 第14-15页 |
·多自由度振动系统 | 第15-16页 |
·无阻尼自由振动系统 | 第15-16页 |
·物理坐标与模态坐标的转换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基于曲率模态的管道损伤定位 | 第18-29页 |
·ANSYS模态分析 | 第18-19页 |
·基于曲率模态的损伤识别理论 | 第19-21页 |
·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21-27页 |
·管道轴向损伤定位 | 第21-26页 |
·管道周向损伤定位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4章 基于优化算法的管道损伤程度识别 | 第29-52页 |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损伤程度识别 | 第29-35页 |
·粒子群算法原理 | 第30页 |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30-31页 |
·粒子群算法的实现 | 第31-32页 |
·损伤程度识别 | 第32-35页 |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损伤程度识别 | 第35-42页 |
·人工鱼群算法原理 | 第36页 |
·人工鱼群算法的实现 | 第36-39页 |
·损伤程度识别 | 第39-42页 |
·基于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的损伤程度识别 | 第42-51页 |
·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相关概述 | 第42-43页 |
·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实现 | 第43-44页 |
·损伤程度识别 | 第44-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管道的实验模态分析 | 第52-60页 |
·实验原理 | 第52页 |
·实验装备及设计 | 第52-54页 |
·测点的布置 | 第54页 |
·模态实验数据采集 | 第54-56页 |
·实验管道参数 | 第54页 |
·模态实验测试 | 第54-56页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56-59页 |
·建立模型和数据导入 | 第56-58页 |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