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活性炭概述 | 第11-15页 |
·活性炭定义及发展 | 第11页 |
·活性炭的分类 | 第11-12页 |
·活性炭的孔结构 | 第12页 |
·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 | 第12-13页 |
·活性炭的改性 | 第13-15页 |
·含铬(Cr~(6+))废水简介 | 第15-21页 |
·铬简介 | 第15页 |
·Cr~(6+)的来源 | 第15-16页 |
·Cr~(6+)的危害 | 第16-17页 |
·含Cr~(6+)废水的治理 | 第17-21页 |
·液相吸附理论概述 | 第21-23页 |
·液相吸附基本概念 | 第21页 |
·液相吸附类型 | 第21页 |
·吸附理论 | 第21-22页 |
·吸附等温线模型 | 第22-23页 |
·论文选题依据和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4-28页 |
·药品和试剂 | 第24页 |
·设备和仪器 | 第24-25页 |
·材料分析表征手段 | 第25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5页 |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 | 第25页 |
·热重分析(TG) | 第25页 |
·孔结构参数测定(N_2吸脱附等温线) | 第25页 |
·水溶液中Cr~(6+)浓度的测量 | 第25-28页 |
·分光光度法测量Cr~(6+)浓度显色原理 | 第25-26页 |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26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6-27页 |
·未知浓度Cr~(6+)溶液的测量 | 第27-28页 |
第3章 中孔炭微球及其改性材料对水溶液中Cr~(6+)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28-57页 |
·中孔炭微球对水溶液中Cr~(6+)的吸附研究 | 第28-41页 |
·中孔炭微球的制备 | 第28-29页 |
·中孔炭微球的结构表征 | 第29-31页 |
·pH值对中孔炭微球吸附水溶液中Cr~(6+)的影响 | 第31-32页 |
·吸附动力学曲线 | 第32-34页 |
·吸附等温线 | 第34-37页 |
·吸附热力学 | 第37-38页 |
·中孔炭微球对水溶液中Cr~(6+)的循环吸附性能 | 第38-39页 |
·中孔炭微球与其他商品炭材料对水溶液中Cr~(6+)吸附性能的对比 | 第39-41页 |
·载铁中孔炭微球对水溶液中Cr~(6+)的吸附研究 | 第41-49页 |
·载铁中孔炭微球的制备 | 第41页 |
·载铁中孔炭微球的结构表征 | 第41-45页 |
·pH值对载铁中孔炭微球吸附水溶液中Cr~(6+)的影响 | 第45-46页 |
·吸附动力学曲线 | 第46-47页 |
·吸附等温线 | 第47-48页 |
·磁性分离 | 第48-49页 |
·载硫中孔炭微球对水溶液中Cr~(6+)的吸附研究 | 第49-55页 |
·载硫中孔炭微球的制备 | 第50页 |
·载硫中孔炭微球的结构表征 | 第50-52页 |
·pH值对载硫中孔炭微球吸附水溶液中Cr~(6+)的影响 | 第52页 |
·吸附等温线 | 第52-53页 |
·吸附动力学曲线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含氮中孔炭对水溶液中Cr~(6+)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57-66页 |
·含氮中孔炭简介 | 第57-60页 |
·含氮中孔炭的制备 | 第57-58页 |
·含氮中孔炭的表征 | 第58-60页 |
·含氮中孔炭对水溶液中Cr~(6+)的吸附研究 | 第60-64页 |
·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60-61页 |
·吸附动力学曲线 | 第61-62页 |
·吸附等温线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主要结论及工作展望 | 第66-68页 |
·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