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6页 |
一 概述 | 第6-8页 |
(一)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定义之争 | 第6页 |
(二) “黑社会性质组织”概念的理论存在价值 | 第6-8页 |
二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分析 | 第8-15页 |
(一) 组织特征 | 第8-11页 |
1. 人数较多 | 第8-9页 |
2. 作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其组织程度具有突出的严密性特征 | 第9页 |
3. “非法控制性”特征探讨 | 第9-11页 |
4. 组织特征与有责性的关系 | 第11页 |
(二) 行为特征 | 第11-15页 |
1. 暴力性 | 第11-13页 |
2. 经济利益性 | 第13页 |
3. 腐蚀性 | 第13-14页 |
4. 行为特征与违法性的关系 | 第14-15页 |
三 对黑社会性质组织“保护伞”问题的再讨论 | 第15-17页 |
(一) “保护伞”特征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二) 保护伞出现的原因 | 第16页 |
(三) 我国现阶段对保护伞的认定 | 第16-17页 |
四 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证据要求 | 第17-19页 |
(一) 一般证据要求 | 第17-18页 |
(二) “保护伞”认定的证据要求 | 第18-19页 |
五 黑社会性质组织与相关势力组织的区别 | 第19-25页 |
(一) 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黑社会组织的区别 | 第19-20页 |
(二) 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普通犯罪集团的区别 | 第20-21页 |
(三) 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恶势力的区别 | 第21-22页 |
(四) 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农村封建宗族势力的区别 | 第22-24页 |
(五) 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恐怖活动组织的区别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8页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