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侵占罪的行为认定问题 | 第11-19页 |
(一) “非法占为己有”之理解 | 第11-13页 |
1. “非法占为己有”之判断 | 第11-12页 |
2. 以案析理:“非法占为己有”之理解 | 第12-13页 |
(二) “拒不退还”、“拒不交出”之理解 | 第13-16页 |
1. “拒不退还”、“拒不交出”成立的时间限制问题 | 第13-14页 |
2. “拒不退还”、“拒不交出”意思表示对象之解析 | 第14-16页 |
(三) “非法占为己有”与“拒不退还”、“拒不交出”的关系 | 第16-19页 |
二、侵占罪的对象认定问题 | 第19-32页 |
(一) “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之理解 | 第19-23页 |
1. 代为保管与相关行为的关系 | 第19-21页 |
2. “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中“财物”之界定 | 第21-22页 |
3. 以案释法:侵占罪对象之“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的理解 | 第22-23页 |
(二) “遗忘物”之理解 | 第23-26页 |
1. “遗忘物”与“遗失物”之界分 | 第23-25页 |
2. “遗忘物”认定之案例分析 | 第25-26页 |
(三) “埋藏物”之理解 | 第26-28页 |
1. “埋藏物”之界定 | 第26-27页 |
2. 作为本罪犯罪对象的埋藏物与民法中的埋藏物是怎样的关系? | 第27-28页 |
(四) “封缄物”可否成为侵占罪的对象 | 第28-32页 |
1. “封缄物”之界定 | 第28-29页 |
2. “封缄物”可否成为侵占罪的对象 | 第29-30页 |
3. 对侵占“封缄物”行为性质之案例分析 | 第30-32页 |
三、侵占罪与相关罪名的界分问题 | 第32-38页 |
(一) 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 第32-35页 |
1. 侵占罪与盗窃罪之界分 | 第32-33页 |
2. 以案释法:侵占罪与盗窃罪之界分 | 第33-35页 |
(二) 侵占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 第35-38页 |
1. 侵占罪与诈骗罪之界分 | 第35-36页 |
2. 以案释法:侵占罪与诈骗罪之界分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