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背景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物理特性 | 第10-11页 |
| ·力学特性 | 第11-12页 |
| ·本构及沉降分析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2 物理特性 | 第14-21页 |
| ·基本物理特性 | 第14-17页 |
| ·土样描述 | 第14页 |
| ·含水率试验 | 第14页 |
| ·密度试验 | 第14-15页 |
| ·土粒比重试验 | 第15页 |
| ·界限含水率试验 | 第15页 |
| ·有机质含量试验 | 第15-16页 |
| ·命名及基本物理特性对比 | 第16-17页 |
| ·微观结构 | 第17-18页 |
| ·矿物组成 | 第18-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3 力学特性 | 第21-28页 |
| ·压缩特性 | 第21页 |
| ·剪切特性 | 第21-27页 |
| ·三轴压缩 | 第21-25页 |
| ·三轴拉伸 | 第25-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4 本构模拟 | 第28-43页 |
| ·修正剑桥模型模拟 | 第28-32页 |
| ·修正剑桥模型 | 第28-29页 |
| ·模型模拟 | 第29-32页 |
| ·泥炭质土各向同性模型模拟 | 第32-42页 |
| ·剪切模型 | 第32-38页 |
| ·参数标定 | 第38-39页 |
| ·模拟结果 | 第39-41页 |
| ·压缩模型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5 工程应用 | 第43-53页 |
| ·工程概况 | 第43页 |
| ·沉降监测 | 第43-47页 |
| ·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 | 第44-45页 |
| ·监测方法及精度 | 第45页 |
| ·监测频率 | 第45页 |
| ·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 ·基于修正剑桥模型PLAXIS模拟 | 第47-50页 |
| ·基于泥炭质土本构模型PEAXIS模拟 | 第50-51页 |
| ·现场载荷试验 | 第50-51页 |
| ·泥炭质土本构模型模拟载荷试验 | 第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6 总结 | 第53-54页 |
| ·主要结论 | 第53页 |
| ·未来工作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 附录A 沉降监测结果 | 第59-70页 |
| 附录B 泥炭质土各向同性模型PLAXIS FORTRAN程序 | 第70-94页 |
| 作者简介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