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中国传统大学的衰落源于学术自由理念与制度的缺失 | 第10页 |
·构建守持学术自由理念的现代大学制度是培养杰出人才的重要保障 | 第10-11页 |
·弘扬学术自由精神利于破解制约我国杰出人才培养的核心瓶颈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关于学术自由的研究 | 第13-15页 |
·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国内外研究 | 第15-19页 |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20页 |
·历史研究法 | 第20-21页 |
·比较分析法 | 第21页 |
·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学术自由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与理论分析 | 第22-36页 |
·学术自由 | 第22-24页 |
·学术自由的概念 | 第22-23页 |
·学术自由的属性 | 第23-24页 |
·现代大学制度 | 第24-26页 |
·“制度”的概念 | 第25页 |
·现代大学制度的概念 | 第25-26页 |
·学术自由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关系 | 第26-27页 |
·“理性化”理论作为研究理论基础的可行性 | 第27-33页 |
·马克斯·韦伯及其“理性化”理论 | 第28-30页 |
·韦伯管理的基本类型 | 第30-31页 |
·“理性化”理论对学术自由、现代大学制度的启示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6页 |
第3章 学术自由的嬗变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变迁 | 第36-50页 |
·前大学时期:思想与信仰结合的自由传说 | 第36-38页 |
·思想自由和信念维系的学术自由 | 第36-37页 |
·对学术自由的限制与思考 | 第37-38页 |
·前大学时期学术自由的特点 | 第38页 |
·中世纪大学:习俗与信仰共铸的自由神话 | 第38-41页 |
·学术自由的“传统化” | 第39-40页 |
·学术自由的“团体化” | 第40-41页 |
·中世纪大学学术自由的特征 | 第41页 |
·德国古典大学:魅力与制度共生的自由梦想 | 第41-44页 |
·学术自由的新突破 | 第41-43页 |
·学术自由的新转向 | 第43-44页 |
·德国古典大学学术自由的特征 | 第44页 |
·现代美国大学:理性与法律成就的自由权利 | 第44-48页 |
·学术自由权利层面的持续性 | 第45-46页 |
·学术自由权利维护的组织机构 | 第46-47页 |
·学术自由权利维护的制度保障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现代大学制度之于学术自由的局限性及原因分析 | 第50-60页 |
·学术自由内涵与属性的发展变化 | 第50-52页 |
·学术自由内涵的发展性 | 第50-51页 |
·学术自由属性的双重性 | 第51-52页 |
·学术自由与现代大学制度的交互关系 | 第52-54页 |
·学术自由与现代大学制度的良性交互关系 | 第53页 |
·学术自由与现代大学制度的非良性交互关系 | 第53-54页 |
·现代大学制度之于学术自由的局限性 | 第54-58页 |
·适用主体范围的局限性 | 第54-55页 |
·形成逻辑关系的局限性 | 第55-56页 |
·遵循价值观念的局限性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学术自由的超越性及对策选择 | 第60-74页 |
·学术自由的超越性 | 第60-63页 |
·时间的超越性:理念是制度的先导 | 第60-62页 |
·状态的超越性:精神的动态存在超越制度的静态存在 | 第62-63页 |
·维护学术自由超越性的对策 | 第63-71页 |
·弘扬学术自由精神,树立学术自由之追求 | 第63-67页 |
·建立彰显学术自由精神的现代大学制度 | 第67-71页 |
·走向自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根本旨归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