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民间文学艺术基本概念的法律认定 | 第16-26页 |
·概念认定 | 第16-18页 |
·民俗学语境下认定 | 第16页 |
·法学语境下认定 | 第16-18页 |
·基本特征认定 | 第18-21页 |
·群体创作性与个体传承性 | 第18-19页 |
·传统稳定性与时代变异性 | 第19-20页 |
·信息地域性与文化开放性 | 第20-21页 |
·载体有形性与信息无形性 | 第21页 |
·相关概念认定 | 第21-24页 |
·民间文学艺术与传统文化 | 第21-22页 |
·民间文学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22-23页 |
·民间文学艺术与民俗 | 第23-24页 |
·民间文学艺术与民间文学艺术表达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知识产权认定发展现状 | 第26-38页 |
·国际认定现状 | 第26-30页 |
·直接保护的国际立法 | 第26-27页 |
·间接保护的国际立法 | 第27-29页 |
·国际认定现状的启示 | 第29-30页 |
·其他国家认定现状 | 第30-34页 |
·发达国家认定的三种状态 | 第30-32页 |
·发展中国家认定的三种状态 | 第32-34页 |
·其他国家认定现状的启示 | 第34页 |
·我国认定现状 | 第34-37页 |
·立法现状 | 第34-36页 |
·司法现状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知识产权正当性认定 | 第38-42页 |
·法哲学解读——基于分配正义理论的思考 | 第38-39页 |
·文化学解读——基于文化多样性理论的思考 | 第39-40页 |
·经济学解读——基于激励理论的思考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认定 | 第42-48页 |
·权利主体的认定 | 第42-44页 |
·国家权利主体模式 | 第42-43页 |
·族群权利主体模式 | 第43页 |
·集体保护组织权利主体模式 | 第43-44页 |
·权利客体的认定 | 第44-45页 |
·权利客体的认定范围 | 第44页 |
·权利客体的认定标准 | 第44-45页 |
·权利内容与限制的认定 | 第45-48页 |
·人身权 | 第45-46页 |
·财产权 | 第46-47页 |
·权利限制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页 |
第6章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之知识产权认定机制构建的法律建议 | 第48-55页 |
·认定机制的宗旨和原则 | 第49-51页 |
·立法宗旨 | 第49-50页 |
·立法原则 | 第50-51页 |
·认定机制的模式 | 第51-54页 |
·版权保护模式 | 第52页 |
·商标权保护模式 | 第52-53页 |
·特殊权利保护模式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