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铜论文

迪庆春都斑岩铜矿床地球化学及成岩成矿模式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目录第10-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3页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13-14页
     ·选题依据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页
   ·迪庆春都斑岩铜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4-17页
     ·研究现状第14-17页
     ·存在问题第17页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研究思路及内容第17-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完成主要工作量第19-20页
   ·主要的成果与认识第20-23页
第二章 斑岩铜矿研究概况第23-38页
   ·斑岩铜矿时空分布第23-25页
     ·时间分布第23-24页
     ·空间分布第24-25页
   ·成矿动力学背景及构造环境第25-27页
   ·含矿岩浆的性质、起源与侵位第27-30页
   ·成矿物质来源与金属富集第30-31页
   ·岩浆—热液转换及金属分配第31-33页
   ·热液蚀变与矿化第33-35页
   ·成因模式第35-36页
   ·矿床分类第36-37页
   ·研究展望第37-38页
第三章 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第38-84页
   ·三江地区构造演化及格局第38-42页
     ·三江多岛弧盆演化第38-40页
     ·"三江"构造格局第40页
     ·中甸岛弧带构造演化第40-42页
   ·区域地质背景第42-56页
     ·区域地层第43-46页
     ·区域构造特征第46-51页
     ·岩浆岩形成环境分析与成矿第51-56页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影像特征第56-61页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第56-57页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第57页
     ·区域遥感影像特征第57-61页
     ·小结第61页
   ·区域成矿时空分布第61-64页
     ·时间分布第61-62页
     ·空间分布第62-64页
   ·矿床地质特征第64-84页
     ·矿区地质第64-70页
     ·矿床地质第70-84页
第四章 斑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模式第84-129页
   ·斑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84-100页
     ·主量元素特征第84-90页
     ·微量元素特征第90-95页
     ·稀土元素特征第95-98页
     ·同位素组成特征第98-100页
   ·刺来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100-103页
   ·成岩时代第103-113页
     ·分析方法第103页
     ·分析结果第103-104页
     ·讨论第104-113页
   ·斑岩成因模式第113-129页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及成矿模式第129-140页
   ·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第129-130页
   ·铅同位素组成特征第130-134页
   ·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第134页
   ·成矿物质来源第134-136页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第136-140页
     ·矿床成因第136-138页
     ·成矿模式第138-140页
第六章 成矿地质标志与找矿方向第140-148页
   ·成矿地质标志第140-141页
   ·典型矿床标志第141-143页
   ·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第143-148页
     ·找矿标志第143-145页
     ·找矿方向第145-148页
第七章 结语第148-152页
   ·取得的主要成果第148-151页
   ·存在问题第151-152页
致谢第152-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5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第158-159页
图版第159-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高边坡的动力和静力稳定性分析及空间变异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实时语义模型的模型转换及语义一致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