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蜀南地区茅口组沉积微相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第1章 前言第7-13页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7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7-9页
     ·碳酸盐岩微相研究的简要回顾第7-8页
     ·最新进展第8-9页
   ·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第9-11页
     ·理论依据第9页
     ·研究方法第9-10页
     ·研究内容第10-11页
   ·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第11页
     ·研究条件第11页
     ·可能存在的问题第11页
   ·预期的结果第11页
   ·论文投入的工作量第11-13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3-16页
   ·区域构造概况第13页
   ·勘探开发简况第13-16页
     ·勘探历程第13-14页
     ·钻探成果第14-16页
第3章 地层特征与分布第16-26页
   ·地层划分方案及依据第16-20页
     ·地层划分第16-20页
       ·茅口组顶底界限的确定第17-18页
       ·茅口组内幕地层的划分第18-20页
   ·地层纵横向分布特征第20-22页
     ·地层纵向分布特征第20-22页
     ·地层横向分布特征第22页
   ·地层平面分布特征第22-26页
第4章 岩石学特征第26-30页
   ·石灰岩第26-28页
     ·颗粒灰岩第26-28页
     ·泥(粉)晶灰岩第28页
   ·白云岩第28-29页
     ·泥粉晶白云岩第28页
     ·细粉晶白云岩第28-29页
   ·硅质岩第29-30页
第5章 沉积相第30-56页
   ·沉积古地理背景第30-32页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32-36页
     ·开阔海亚相第33页
     ·台内滩亚相第33-35页
     ·滩间海亚相第35-36页
   ·颗粒岩测井响应特征第36-38页
     ·基本原理第36页
     ·解释模型的建立第36-38页
   ·沉积相纵横向特征第38-44页
     ·沉积相纵向发育演化特征第38-41页
     ·沉积相横向对比分析第41-44页
   ·沉积相平面展布第44-51页
     ·沉积相研究方法与原理第44-45页
     ·重点储集层段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第45-51页
   ·沉积相带模式及演化第51-53页
     ·茅一段沉积时期第51页
     ·茅二段沉积时期第51-52页
     ·茅三-茅顶段沉积时期第52-53页
   ·有利储集相带分析第53-56页
     ·储集岩发育类型第53-55页
     ·有利储集相第55-56页
第6章 结论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地震敏感属性分析研究
下一篇: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沉积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