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体绘制算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直接体绘制算法概述 | 第13-14页 |
·传输函数 | 第14-15页 |
·体绘制光照模型 | 第15-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第2章 体绘制的理论背景 | 第19-37页 |
·直接体绘制技术 | 第19-21页 |
·体数据 | 第19-20页 |
·体绘制光学模型 | 第20-21页 |
·光线投射算法 | 第21-26页 |
·算法描述 | 第21-24页 |
·基于GPU的光线投射算法实现 | 第24-26页 |
·预积分算法 | 第26-36页 |
·预积分算法描述 | 第26-28页 |
·Phong光照模型 | 第28-29页 |
·预积分光照算法 | 第29-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梯度的二次曲线插值重构 | 第37-44页 |
·算法描述 | 第37-38页 |
·数据平滑 | 第38-40页 |
·梯度的二次曲线插值重构 | 第40-41页 |
·采样点的梯度计算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最小梯度夹角预积分光照算法 | 第44-52页 |
·算法描述 | 第44-47页 |
·采样段内梯度的重构 | 第47-49页 |
·最小梯度夹角的计算 | 第49-50页 |
·预积分颜色积累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系统实现及实验结果分析对比 | 第52-64页 |
·系统实现 | 第52-53页 |
·系统介绍 | 第52-53页 |
·功能模块 | 第53页 |
·系统界面 | 第53-55页 |
·梯度的二次曲线插值重构方法的结果分析 | 第55-60页 |
·最小梯度夹角预积分光照算法的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总结 | 第64-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