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28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7页 |
| ·直驱风电系统全功率变流器研究现状 | 第17-26页 |
| ·全功率变流器的拓扑结构 | 第17-19页 |
| ·全功率变流器控制技术现状 | 第19-26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 第2章 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变流器的数学模型与控制策略 | 第28-58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机侧变流器的数学模型与控制策略 | 第28-41页 |
|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28-29页 |
| ·机侧变流器采用不控整流后接升压斩波型控制 | 第29-35页 |
| ·机侧采用电压源型PWM变流器控制 | 第35-37页 |
| ·基于最优定界椭球的无位置传感器辨识算法 | 第37-41页 |
| ·网侧PWM变流器数学模型与控制策略 | 第41-47页 |
| ·三相PWM电压型变流器的数学模型 | 第41-44页 |
| ·直流母线环节数学模型 | 第44-45页 |
| ·电网电压定向网侧变流器矢量控制策略 | 第45-47页 |
| ·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 第47-57页 |
| ·不控整流接升压斩波拓扑与双PWM变流器拓扑对比仿真 | 第47-50页 |
| ·无位置传感器辨识算法仿真分析 | 第50-52页 |
| ·网侧变流器的仿真分析 | 第52-53页 |
| ·采用双PWM变流器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系统联合仿真验证 | 第53-54页 |
| ·双PWM变流器的实验验证 | 第54-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3章 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变流器谐波抑制方法 | 第58-80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比例谐振控制器的数学模型 | 第58-61页 |
| ·基于PR控制器的直驱风电系统机侧变流器的建模 | 第61-65页 |
| ·基于PR控制器的直驱风电系统网侧变流器的建模 | 第65-68页 |
| ·谐波补偿策略 | 第68-73页 |
| ·谐波的危害和传统抑制策略 | 第68-70页 |
| ·基于比例谐振控制器的谐波抑制方法 | 第70-73页 |
| ·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 第73-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4章 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并联变流器环流控制方法 | 第80-93页 |
| ·直接并联和交错并联拓扑下网侧谐波的对比分析 | 第81-82页 |
| ·并联变流器的数学模型分析 | 第82-86页 |
| ·交错并联系统的环流问题分析 | 第86-88页 |
| ·并联系统环流分析 | 第86-87页 |
| ·交错并联系统环流分析 | 第87-88页 |
| ·基于改进SVPWM交错并联变流器控制方法 | 第88-89页 |
| ·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 第89-91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 第5章 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网侧变流器同步化方法研究 | 第93-117页 |
| ·锁相方法的分类 | 第93-94页 |
| ·传统的单同步坐标系软件锁相方法 | 第94-99页 |
| ·基于对称分量法的单同步坐标系软件锁相方法 | 第99-102页 |
| ·改进的单同步坐标系锁相方法 | 第102-104页 |
| ·基于解耦的双同步坐标系软件锁相方法 | 第104-108页 |
| ·新型锁相环原理 | 第108-111页 |
| ·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 第111-1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 结论 | 第117-1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9-128页 |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8-129页 |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第129-130页 |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