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检视及评价 | 第11-12页 |
1. 国外研究的总体态势 | 第11页 |
2. 国内研究的基本状况 | 第11-12页 |
3. 简略评论 | 第12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12-15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框架结构 | 第13-14页 |
3. 创新意图 | 第14-15页 |
一、公务员心理契约管理的相关理论阐释 | 第15-23页 |
(一) 公务员心理契约的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1. 心理契约 | 第15-16页 |
2. 公务员 | 第16-17页 |
3. 公务员心理契约机制的价值涵摄 | 第17页 |
(二) 心理契约与公务员激励的关系 | 第17-20页 |
(三) 公务员心理契约违背及其模型重构 | 第20-23页 |
1. 食言模型 | 第20-21页 |
2. 失衡与重构:公务员心理契约违背的激励再造 | 第21-23页 |
二、现阶段我国公务员激励的状况扫描 | 第23-31页 |
(一) 我国公务员激励的基本现状 | 第23-24页 |
1. 对工作稳定性的态度 | 第23页 |
2. 对工作成就感的渴望 | 第23-24页 |
3. 对组织报酬的期待 | 第24页 |
4. 对职业发展的追求 | 第24页 |
(二) 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24-29页 |
1. 激励标准设计不规范,"委托—代理"责任空洞化 | 第25-26页 |
2. 激励方式过于简单,人文关怀比较匮乏 | 第26-27页 |
3. 发展空间狭窄,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缺失 | 第27-29页 |
(三) 我国公务员激励困境的成因简析 | 第29-31页 |
1. 制度规范的原则笼统,缺乏具体激励措施 | 第29页 |
2. 行政文化建设落后,公务员激励缺乏持续驱动 | 第29-30页 |
3. 政府单方激励的惯性依然,互动机制受阻 | 第30-31页 |
三、心理契约嵌入下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优化策略 | 第31-40页 |
(一) 规范型责任:满足与约束机制 | 第32-35页 |
1. 多措并举、丰富内涵,有效满足公务员多样化需求 | 第32-35页 |
2. 严肃法纪、增强使命感,切实强化公务员刚性激励机制 | 第35页 |
(二) 人际型责任:统合与认可机制 | 第35-38页 |
1. 建立共同愿景,营造公务员团队合作的组织文化 | 第35-36页 |
2. 嵌入"以人为本"的管理风格,构筑和谐行政的人际关系 | 第36-38页 |
(三) 发展型责任:培训与规划机制 | 第38-40页 |
1. 保证培训定期化,积极转化激励成果 | 第38页 |
2. 拓展公务员职业空间,促进自我发展需要实现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